怕黃媽媽被雨淋傷,在三倍速砍下一片箭竹林拾掇捆綁好後,黃冬冬收起柴刀別在後腰褲帶上。
經過三個人的努力,山上的箭竹捆都順利下山。
一個上午,黃冬冬就收獲三十捆箭竹,可以賣一百五十元錢。
二十八捆緊緊地壘在黃爸爸的木板車上,並用黑色膠帶綁結實。另外兩捆就黃冬冬和黃媽媽一人一捆直接扛出山。
出山的路在大雨洗刷後變得更不好走,黃冬冬和黃媽媽走在黃爸爸後麵,時刻關注著木板車的行駛情況。
收箭竹的老板是真急要貨,隻要送貨過去的抽檢後馬上就收了給錢。
黃冬冬一家送去的貨得到老板大聲表揚,不僅長度合格,硬度也合適,一看就是質量上乘的。
等回到家都洗過澡,一家人才坐在一起吃飯。
一鐵屜白米飯、一個大蒜炒紅蘿卜絲、一個大蒜炒油麥菜。
吃飯途中,隔壁大娘又過來聊天。話題還是談了很久的那個,黃冬冬作為大女兒是要承擔頂門立戶重任的,既然不讀書了,那就早早在村裏把親定了。
趁年紀小,選個好點的人家。而隔壁大娘說的好人家,是同村家裏有三個兒子的陳大娘家。
其實人家陳大娘家根本就不願意把兒子入贅到黃冬冬家,也是隔壁大娘磨破了嘴皮子,最後說是男女婆家娘家兩頭走陳大娘才鬆口。
黃爸爸和黃媽媽早就同意隔壁大娘的說媒,原因是陳大娘家家風好,家裏和氣,三個兒子也團結,而且陳大娘是經營家庭的一把好手,家裏家外都妥妥貼貼。
當然最重要的是,黃爸爸和黃媽媽就想在知根知底的人家認個上門的半個兒子。
不過黃冬冬始終沒答應。
黃冬冬嚼著米飯任隔壁大娘突突突地勸說,她麵上堅定地拒絕。真是開玩笑,如果真定親了,那肯定耽誤她搞錢啊。在錢麵前,別說是男人,就是爹媽都不能阻礙她。
其實黃冬冬也有過少女懷春的時候,她之前有軍人情結,看上了村裏去當兵的大哥哥。
兵哥哥休假回來的時候,她跟人家告白了,後來她搞明白人家也就饞她清白身子而已。
黃冬冬毫不猶豫地給兵哥哥畫大叉了。
這是什麼險惡人間,黃冬冬也就好人家的光榮,但是人家是想把她生吞活剝了。
自此以後,黃冬冬覺得男人太多壞種,還是能避就避了。
再看自己爸爸媽媽的愛情。聽外婆說,其實外婆家靠近街鎮,吃喝是不愁的,但是黃媽媽偏偏看上了山窩窩裏的黃爸爸,非嫁了。
黃爸爸窮就算了,後來不斷地生孩子追兒子,把愛情也磨滅得七七八八了。
倆人現在還能一起過著,完全也就是他們都是有責任心的人,知道得把孩子拉扯大。
在村裏把家搞散的夫妻太多了,原因無非都是男女那點事,不是男的管不住自己,就是女的管不住自己。
黃冬冬已經對這些麻木了,她不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還能不能見到或者遇到書裏寫的“合作如蘭,揚揚其香;采而佩之,共贏四方”的愛。
不過都去它的了,不婚不孕保平安,搞錢比搞人快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