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叢叢的箭竹林裏,盛暑七月的大雨像小錘子一樣砸在黃冬冬背後。
平時用拖拉機隻收木材、木柴、毛竹的大老板,不知道從哪裏接到了收箭竹的大生意。
箭竹在村戶一直以來也就是用來做豆角、板薯、黃瓜藤架,或是做南瓜、冬瓜、扁豆棚架,再是做個圍欄防止雞鴨狗謔謔菜地。
而且在山地上隨處可見,不是在山腳邊成堆竿叢生就是在半山上遠遠近近散生。
箭竹直立,高4-6米,粗2-4厘米,節間長15-18厘米,竿圓筒形,籜環隆起,枝條斜展。
作為山物,已經老成赤硬的箭竹其實特別耐看,有一種曆經長久歲月後沉靜冷冽的美。
作為反差,箭竹還有嫩幼肥美的一麵。
大雨過後破土而出的箭竹筍,是男女老少都愛去掰扯的一道山味,可以爆炒,也可以做醃酸筍,更可以曬筍幹。
而現在,在大老板鈔能力的領導下,大家夥開始沒日沒夜不管刮風下雨都往山上衝。
黃冬冬想到把已經砍倒拾掇利索捆綁好的箭竹扛到路口在大老板車旁過秤,一百斤箭竹就得十元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渾身是勁。
剛剛讀完初中的黃冬冬,不打算再去學校。
她想把時間用來搞錢。
當然下麵還有三個妹妹得上學也是原因之一,不過主要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
自己是學渣,三個妹妹不是學霸就是半學霸。
本來黃冬冬應該是有四個妹妹,二妹妹一出生就送走了,所有隻剩下大妹妹黃春春,三妹妹黃夏夏,四妹妹黃秋秋。
從小被過繼給爺爺弟弟的黃爸爸,本來就倍感命運悲催。在連生五個女兒後,就把頭壓得更低了。
家裏田地少,加上黃媽媽不是在帶娃就是在生娃的路上,如果不是黃爸爸有砌房子的手藝,另外有外婆時不時的接濟,家裏別說撐過寒冷冬天和三窮四月,就連明天都是個問題。
讓黃冬冬決定輟學並做出人生規劃的契機是鄰居花姐姐。
花姐姐家的情況比黃冬冬家好很多,就是一般般的吃飽穿暖是沒問題的。她家一個大哥哥底下五個妹妹。不過花姐姐隻讀到初一,花爸爸花媽媽就不給花姐姐繼續上學了,理由是早點出去打工掙錢給家裏在縣城買大房子,實際就是給大兒子在縣城買大房子。
花姐姐在一線城市月子中心上班,偷偷地攢了五年錢後,自己在一線城市的周邊小城付首付加貸款買了一套小的二手房。
花姐姐告訴黃冬冬這叫反刺或者反向報答,就是在親生父母掏空自己前,她先把自己掏空了。
黃冬冬對花姐姐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不過花爸爸花媽媽則是到處嚷嚷養了個白眼狼,並想方設法逼迫花姐姐把房產證上的名字改成花大哥。
花姐姐走出的路也給了黃冬冬一個新思路,她覺得自己不能再耗下去了,她突然有了對自己和對家的藍圖。
按照自己家的情況,黃冬冬覺得最好是給爸媽換一個環境,一個讓他們能解開傳宗接代、無後為大、養兒防老陋習的環境。
還有自己的妹妹們,她們也應該有另一種人生,可以走出這個桎梏的村,去更大的世界。
而自己,黃冬冬好像並沒有什麼大所謂。
目前是家人最重要,所以她的路先圍繞家人走。
而她要實現這些,就需要搞錢,不斷地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