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醫學或稱醫學美容學是一門以醫學美學理論為指導,以人體形式美法則為基礎,通過醫學手段或醫學審美與醫療技術相結合的手段來維護、修複和創造人體形態美,以增進人的生命美感和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的新興醫學交叉學科,是醫學、美學與美容技藝三者相結合的產物,由多種臨床學科與非臨床學科相互交織而成,並以應用為特征的醫學新學科,也是醫學美學應用係列中的重要分支。
一、美學與醫學美學
關於“美”的探討,無論中外皆可謂是古已有之。但是,直到1750年,德國學者鮑姆加通發表《Aesthetics》一書之後,“美學”才第1次成為一門學科的命名,也就是說“美學”這個專門學科才開始被正式認定。因此,鮑姆加通被稱為“美學之父”。現代一般認為美學是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的科學,其理論內容一般包括四個部分即美論、美感論、藝術論和美育論。現代美學中的“美”,不是狹指的“優美”。而是泛指的廣義的“美”,其嚴格的科學含義應囊括優美、壯美(崇高)、醜、滑稽、荒誕、悲劇、喜劇等各種審美對象,即一切直覺及其對象的有機結合。
醫學美學是一門以醫學和美學原理為指導,運用醫學手段和美學方式的結合來研究、維護、修複和再塑人的健康之美,以增進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的新興學科。它是研究和實施醫學領域中的美與審美的一般規律和醫學美的創造的科學。它既具有醫學人文學科的性質,又具有醫學技術學科的性質。它把傳統的醫學科學升華為一門“醫學的藝術”。醫學美學研究的對象,是醫學領域中一切美和審美及其規律,即醫學美與醫學審美及其規律。在這裏,醫學人體美是醫學美的基礎,人的生命美是醫學美的核心。
醫學美學與醫學美容學是兩個含義不同但又緊密聯係、容易混淆的概念。兩者的學科對象具有一種天然的同一性:都是以維護、修複和再塑人體美為對象,以增進人的生命美感為目的的醫學學科。但前者的範疇寬於後者,並包含著後者,實質上是同一種學科層次上的差異。
二、審美原則
皮膚美容醫療技術是以醫學為基礎,以“人體美”為其核心和目的,技術則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技術的選擇、方案的設計、實施的過程都必須圍繞著“人體美”這個核心目標,皮膚美容醫療技術實施中的審美原則也圍繞“人體美”來規定。皮膚美容醫療實施中的審美原則包括三個方麵。
(一)雙主體原則
任何審美活動都必定包含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這兩個基本的構成要素,美容醫療實踐中的審美活動以美容就醫者的容貌形體作為審美客體,美容醫師和美容就醫者都是審美的主體。在審美過程中,美容師和美容就醫者的審美標準都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體現,美容師不能把自己的審美標準和審美感受強加給美容就醫者,而美容就醫者也不能強求美容師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審美要求和審美理想去實施手術,雙方應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達到審美認識的基本一致。
(二)整體美和局部美相結合的原則
對人體健康狀態和審美評價整個過程都應遵循整體與局部並重的原則,即重視局部美化,也不可忽視整體的審美和健康。整體美以局部美為基礎,局部美服從整體美的要求。
(三)審美共性與審美個性相結合的原則
任何美都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在美容醫療技術實施中既要反映人體審美的共性要求,又要突現人體美的個性特征。人體審美的共性要求在美容醫療技術實施中要遵守人們普遍接受的人體形式美的基本法則,一般的人體美表現為左右對稱、比例均衡、線條流暢、體型勻稱、動姿協調,具體表現為節奏、整齊、對稱、均衡、和諧、比例(如黃金定律等)、整體性和多樣性等,以及色彩、亮度、層次和角度的變化規律。美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美容的目的不是改變人的容貌所具有的天然類型,而是在遵守共性美的基礎上突現出每種類型容貌的特殊美,對每種類型容貌所具有的缺點予以掩飾或淡化。經過美容修飾後的人體容貌,不是“千人一麵”,而是各有個性、不相雷同,既符合形式美的共性規律,又具有容貌美的個性特征。
三、黃金律
黃金律又稱黃金段或黃金分割,係古希臘時代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從數學原則出發所提出。它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係。一般來說,按此種比例關係組成的任何對象都表現為有變化的統一,顯示出其內部關係的和諧與均衡,因而不少美學家認為“黃金分割”是審美對象之所以美的重要形式美法則之一。這已在人體結構上得到充分的證實。例如,臉部的長寬比、軀幹的長寬比、乳房所在位置之上下身段比、肚臍上下身段比等比例關係都近乎“黃金分割之美”。
黃金律的奇妙之處還在於,而其他任何數字均無此特征,數學家們還發現,2:3、3:5、5:8、8:13等都是黃金比的近似值,並以分子、分母之和為新的分母而遞增,如13:21、21:34等。數字越大,其分子、分母的比值就越接近0.618.根據這個數學規律,又可以從線段黃金比求出麵積黃金比。
四、美容技術人員的素質
美容醫療技術人員是美容行業的主導者,這支隊伍素質的高低決定美容事業發展的快慢,也是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大問題。美容醫療技術人員的任務是在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的基礎上,通過醫學美容實踐,按照美的規律創造美,改善人體某些部位的形態缺陷或美中不足,從而增進形體和容貌美感。所以,一個合格的美容醫療技術人員,必須重視全方位、多元化的自我素質修養。
(一)基本素質
素質是一種潛能,是一個人在生理、心理、知識、智能、技能等諸多方麵的基本特征。狹義的素質是指遺傳素質,廣義的素質則指在腦功能健全、心理和智能正常的情況下,經過實踐使這種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從醫學倫理角度講,素質就是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思想情操,即心靈美的體現。外在表現為高度負責的精神風貌、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醫療作風和忘我的敬業精神。需要強調的是,作為美容醫療技術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就是說在適應社會生活中保持正常、和諧的精神狀態,健康的心理主要體現在自知、自愛、自持、自尊、自覺、自強和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