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糾結矛盾(2 / 2)

海城縣令見黎誌遠,不為他所動,又說道:“海城周家作為一地豪強,他們買軍械,建民團,已隱有和朝廷對立之勢,據探子暗查,周家二少爺周齊,留學日本之時,受孫文學說影響,加入了亂黨,此次返回東北,意要在東北暴動,推翻朝廷,周家不忠於朝廷之心,已昭然若揭,黎長官作為一誌士,怎能坐視周治,再如此壯大下去。”

黎誌遠沉思良久,嗬嗬一笑,說道:“縣令大人恐怕找錯人了吧,黎某什麼也做不了。”

“黎長官能做的多了,你可以和親信一道,設計擒住周治,徹底鏟除周家這個禍端。”海城縣令見黎誌遠此時臉色一變,一雙眼睛露出凶光,馬上閉口不言。

黎誌遠說道:“大人當我是什麼人,周治不忠於朝廷,有作亂犯上之心,大人可是有證據,要我設法擒住周治,鏟除了周家,更是荒謬之極,要知道周家的民團,可是朝廷的官軍,周治也是有品階的朝廷軍官,無憑無據,無朝廷手令,大人便要我私自捉拿朝廷軍官,這到底是誰犯上作亂,有不臣之心?當初我黎某人,窮途末路,絕境之中時,你們誰曾救我一救,此時用的著我了,便要我呼之即來,為你們做這種下作事,嗬嗬,大人也太輕看黎某人了吧。”

“黎壯士受委屈了,當初是日本人逼迫徐總督殺你,徐總督做事有失公允……”海城縣令話未講完,便惹惱了黎誌遠,黎誌遠一拍桌子,喝道:“你敢汙徐總督清名。”

黎誌遠站起身子,大聲道:“我黎某人一介粗人,不識得什麼大道理,隻知道若不是周治救我性命,我早已死去多時,救我性命之恩,我永生難報,更何況周治又不曾虧待與我,在民團委以我重任,我若是叛他,與**有什麼不同。大人若對付周治,盡顯你的手段便是,我黎某人絕不做你手中的籌碼,行那無情無義之事,話不投機,你我便閑話少說,日後大人還是少來找我,別惹惱了我,將你對付周治之事,告知了周治,到時周治帶人打破了你的衙門,再追悔莫及,告辭。”

黎誌遠講完,便轉身離去,一把推開門,走了出去,在門口處望風的師爺,見黎誌遠怒氣衝衝出來,便已知事情沒能談攏,上前想和黎誌遠再說幾句,卻被黎誌遠一手推開。

黎誌遠走出這間屋子,剛站到大街上,就覺得頭頂上日頭太烈,曬的他心中煩悶,他不是不知道周治有不臣之心,可也沒有要助周治成事之意。

黎誌遠此時是迷茫和矛盾的,他曾是朝廷軍官,忠君報國是他的價值觀,可是他的一腔熱血,換來的卻是朝廷的懦弱,外強中幹,對列強卑躬屈膝,對自己人卻是野蠻凶煞。

忠誠也是會被磨滅的,黎誌遠那顆對滿清的報國之心,就在他一次次的失望中,慢慢的冰涼了下去,直到他被推上了斷頭台。

他有什麼錯?殺他有什麼意義?用他的人頭,去震懾國人,更加的畏懼洋人嗎?

可日本人算得上什麼洋人,往前推幾十年,日本人在華夏眼中,不過一個小醜而已,滿清治下的華夏,何以墮落至此,一個我們從沒有放在眼中的小醜,竟也會讓我們怕的要死。

黎誌遠憤怒,他覺得他那時死了,真是不值,恥辱,又毫無意義。

也許就是從那時吧,他絕望了,覺得自己的一腔報國之心,看上去就是一場笑話,可他又割舍不掉,二百年的統治,數代人的洗腦,到了黎誌遠這一代人,如李鴻章之流,如過江之鯽,不知凡幾。

滿漢已混淆一起,漢人視滿人為一家,這是事實,否認不了。所以黎誌遠會感到矛盾,他對朝廷不報希望,卻又不願看到有人推、倒它,重建一個新的秩序。

糾結和掙紮,折磨著黎誌遠,左右著他的行為,有時他也不知該如何做,才能兩全其美……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