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土地(2 / 2)

再者說,周家對他們,有活命之恩,若不是周家在他們走投無路之時,收留了他們,他們這時是死是活都還不知,就算是為了報答周家的恩情,呂遠覺得這個虧,也隻能是吃了。

呂遠便說道:“我們從南方,一路逃難過來,隻是為了一個生計,能一日三餐有頓飽飯,是周三少爺厚道,收留了我們,又把我們招進工廠做工,讓我們有了活路,這全是周家的恩情,我們是記得的,既然周老爺子說,馬家店的地是周家的產業,那我無話可說,就按周老爺子說的,我們租周家的地種。”

周老實見呂遠如此上道,省了他不少口舌,心中很是高興,當場笑了幾聲,說道:“那樣的話,咱們現在就訂下契約,我也不虧待你們,你們租種的地,租子我都少收上兩成。”

周老實取出筆紙,和呂遠當場立下契約,這才命人將呂遠送走,等呂遠走遠後,周治才說道:“父親,馬家店的地,並不是咱們家的呀。”

周老實端著茶水,說道:“現在是就行了。”

周治又說道:“咱們家的地,已經不少了,我倒認為,咱們家沒必要再在土地上下功夫,應該把精力多放在經商上麵。”

周治這麼說,是有他的用意的,華夏自古以來,都是農耕社會,俗語就有“耕讀傳家”一說,但是到了這個時代,這種觀念已經落伍了,如今是商人的時代,隻有商業繁榮了,國家才可能興旺。

可是由於老的觀念,華夏的土財主們,有了閑錢,多是用來置地,即便不買土地,也多會把錢埋在自家的後院裏,極少會有人去經商。

周治若是沒有什麼抱負,他自是不會去管這些,但他有野心,想趁著滿清末年的亂世,稱雄一地,割據一方,那麼為了他自己的野心,為了他稱雄一方後,能夠有財力穩固自己的地位,鼓勵商業,就是周治必然的選擇,鼓勵那些有錢的土財主們,把他們手中的錢,甚至是手中的地,都流通起來,用來做生意。

周修這時卻是說道:“老三說的容易,做生意哪那麼簡單,咱們家如今和日本人交惡,在海城縣的商場上,如履薄冰,雖說和德國人,一起開辦了幾個工廠,可和以前咱們家相比,還是差的遠了,更何況那個施密特,最近一直在提起,要和咱們一起在礦山上辦廠……”

周修說到這裏,搖了搖頭,道:“要我看,洋人都是一個德行,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德國人,都想著占咱們的便宜,咱們又鬥不過人家,幹脆咱們家就不要做什麼生意了,守著這麼多的田地,當一個土財主就不錯。”

周修這種沒誌氣的話,讓周老實聽得憋氣,周治卻是從中聽出,德國人的不尋常來,他暗道:“德國人和我們合作,這不過才幾天,怎麼會這麼急著要提礦山的事?”

周老實正準備要教訓周修幾句,卻見門外黎誌遠闖了進來,隻見黎誌遠來到周治身前,說道:“周兄弟,快跟我走,民團裏出事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