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材料問題(1 / 2)

楊海倫把張夢婷放到了一邊,他帶著張宇走向圍牆工地。距離工地還有幾百米,楊海倫就看到在山穀口一線有大量的施工機械在運轉。

楊海倫開著車和張宇一起來到了施工現場。山穀口一線地上被挖出了一條寬十米深兩米的溝槽,土堆堆放在外麵。溝槽已經挖好一半了,就等著澆水泥。

王雲龍帶著後勤小組在施工,一邊的柴油發電機傳送著電力開動著混凝土攪拌機,將各種沙石與水泥攪拌在一起,幾輛運輸機停在一邊等著裝,還有一輛運輸機正載著一車的混凝土往挖好的土槽開去。

來到溝槽邊,楊海倫看到在已經挖好的溝槽裏麵,綁著密密麻麻的鋼筋骨架。

一輛運輸機開到溝槽邊上,將混凝土倒進溝槽裏麵。楊海倫看了看,發現鋼筋骨架已經綁紮了差不多二十米。剩下的部位仍然還是空的。

楊海倫找到工地負責人王雲龍。他問:“材料還能用多久?都缺什麼?”

“海倫哥,我這裏基本上所有的材料都不夠用。鎮裏的砂石廠砂石子還有大量剩餘,但是水泥已經消耗了八十噸,還剩下二十噸多一點,要是按照現在的速度施工隻能在施工一天就要停工了。鋼筋已經全部綁紮成骨架了,您看是不是地基就不用鋼筋了?”

楊海倫搖了搖頭。他隻怕鋼筋加的還不夠,怎麼能消減?現在說的是三十米高,加上地基起碼就有三十二米,原先的打算就是圍牆加地基一起整體澆注,現在圍牆還沒看到影子,剛挖好地基才開始埋鋼筋,材料就不夠用了。

楊海倫計算了一下水泥用量,發現打地基至少需要2400噸水泥,而上部結構需要上萬噸水泥。楊海倫心生一計,地下的部分全部用鋼筋混凝土,上麵就用夾心牆,中間用石頭砌築,外麵一米厚裏麵半米厚現澆水泥。這樣就能節約一半的水泥。雖然如此,水泥的用量也有六千多噸。

“那圍牆跨越河流的位置怎麼處理?”王雲龍問楊海倫。

“設計成跨度為八十米的橋梁跨過河流。在下麵用梁柱分割成1,5米寬度的方格。梁柱寬半米,河道段的基礎和兩邊的圍牆一樣。”

楊海倫回到了別墅裏。他取出了偽藍翼翅膀。想了想,他把翅膀放在了桌上。他拿出圖紙按照剛想到的方案畫了起來。

等到楊海倫畫好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他來到張宇的房間。張宇正在為水泥的問題發愁,看到楊海倫的新設計,頓時眼前一亮。張宇對楊海倫說:“中間的石頭牆就用條石砌築好了,在條石牆裏麵也要配置鋼筋保證牆體能成為一個整體。沒有鋼筋,就算用角鋼扁鋼也要保證含鋼量。”

第二天,楊海倫拿著圖紙正要交給王雲龍,他想了想還是收起來了。還是解決材料問題要緊,不然就連基礎也建不起來。他首先來到了作為水泥倉庫的房子裏。在水泥倉庫的一角,堆放著400袋左右的水泥。

在楊海倫的空間手環裏,還有十幾立方米差不多三十噸的水泥。楊海倫將裏麵的水泥取了出來,放在了裏麵的那個房間裏,同時打開了那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