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臨證篇(二)(3 / 3)

攔江賦。

明高武《針灸聚英》引自明-淩雲《流注辨惑》。闡述了提擔二法的運用,八脈交會穴的治病範圍,以及流注.五行、四時、三才在針法中的運用。並對虛實補瀉進行了論述。

擔截之中數幾何?有擔有截起沉屙。我今詠此攔江賦,何用三車五輻歌。先將八法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胸中之病內關擔,臍下公孫用法攔。頭部須還尋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幹。噤口喉風針照海,三棱出血刻時安。傷寒在表並頭痛,外關瀉動自然安。眼目之症諸疾苦,更須臨泣用針擔。

後溪專治督脈病,癱狂此穴治還輕,申脈能除寒與熱,頭風偏正及心驚。耳鳴鼻衂胸中滿,好把金針此穴尋;但遇癢麻虛即補,如逢疼痛瀉而迎。更有傷寒真妙訣,三陰須要刺陽經;無汗更將合穀補,複溜穴瀉好施針。倘若汗多流不絕,合穀收補效如神。四曰太陰宜細辨,公孫照海一同行;再用內關施截法,七日期門妙用針。但治傷寒皆用瀉,要知素問坦然明。流注之中分造化,常將水火土金平。水數虧兮宜補肺,水之泛濫土能平。春夏並滎刺宜淺,秋冬經合更宜深。天地四時同此數,三才常用記心胸;天地人部次第入,仍調各部一般勻。夫弱婦強亦有克,婦弱夫強亦有刑;皆在本經擔與截,瀉南補北亦須明。經絡明時知造化,不得師傳枉費心;不遇至人應莫度,天寶豈可付非人。按定氣血病人呼,撞搓數十把針扶;戰提搖起向上使,氣自流行病自無。

銅人桁要賦。

本賦作者不詳,載於《淩門傳授銅人指穴》。主要論述了憑脈辨證、隨證施針、行針手法、呼吸補瀉、腧穴配伍.經氣流注.各種病症的補瀉手法,以及針家取效所須掌握的全麵知識。

行針之士,要辨浮沉,脈明虛實,針別淺深,經脈絡脈之別,巨刺繆刺之分。經絡閉塞,須用砭針,疏導髒腑,寒溫必明。淺深補瀉,經氣之正,自有常數,漏水百刻,五十度周,經絡流注,各應其時。先脈訣病,次穴蠲屙,左手掐穴,右手置針,刺棻無傷衛,刺衛無傷榮。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氣滑出疾,出澀出遲,深則欲留,淺則欲疾,候其氣至,必辨於針,徐而疾者實,實而遲者虛。虛則實之,滿則泄之,菀陳則除之,邪盛則虛之。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經氣已至,慎守勿失,謹守其法,勿更變也。

賊邪新客,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至,其來不可遲,其往不可追,損其有餘,補其不足,先去血脈,而後調之。

無問其病,以平為期。若有若無,若得若失,五髒以定,九候以備,診脈病明,行針病愈,眾脈不見,眾凶不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可玩往來,乃施於人。

手動若務,針耀而勻,伏如橫弩,起如發機。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靜意是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如臨深淵,手如握虎,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已至,適而自護。五虛勿近,五實不遠,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

陰募在腹,陽俞在背,髒病取原,腑病取合。髒俞治髒病,腑募治腑病。出入導氣,補瀉同精。善行水者,不能注水,善穿地者,不能鑿凍,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肺。五勞五痹,九氣七情,六淫六腑,九竅九州島島,四氣三因。

傷風傷寒,雜病奇病,婦人小兒,盛則瀉之,虛之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長桑君天星秘訣歌。

載於明朱扠《乾坤生意》。本歌根據證之標本、緩急而定出取穴的主次先後,所列各證郝配以穴位主治,經後人長期實踐證明,確有療效。

天星秘訣少人知,此法專分前後施,若是胃中停宿食,後尋三裏起璿璣。脾病血氣先合穀,後刺三陰交莫遲,如中鬼邪先間使,手臂攣痹取肩骨禹。腳若轉筋並眼花,先針承山次內踝,腳氣酸疼肩並先,次尋三裏陽陵泉;如是小腸連臍痛,先刺陰陵後湧泉。耳鳴腰痛先五會,次針耳門三裏內。小腸氣痛先長強,後刺大敦不要忙,足緩難行先絕骨,次尋條口及衝陽。牙疼頭痛兼喉痹,先刺二間後三裏,胸膈痞滿先陰交,針到承山飲食喜;肚腹浮腫脹膨膨,先針水分瀉建裏。傷寒過經不出汗,期門通裏先後看,寒疤麵腫及腸鳴,先取合穀後內庭。

冷風濕痹針何處?先取環跳次陽陵,指痛攣急少商好,依法施之無不靈。此是桑君真口訣,時醫莫作等閑輕。

雜病穴法歌。

論述了雜病的處方用穴,對內、外、婦.兒皆有涉及.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價值。

雜病隨症選雜穴,仍兼原合與八法,經絡原會別論詳,髒腑俞募當謹始,根結標本理玄微,四關三部識其處,傷寒一日刺風府,陰陽分經次第取。汗吐下法非有他,合穀內關陰交杵。一切風寒暑濕邪,頭疼發熱外關起;頭麵耳目口鼻病,曲池合穀為之主;偏正頭疼左右針,列缺太淵不用補。

頭風目眩項捩強,申脈金門手三裏。赤眼迎香出血奇,臨泣太衝合穀侶。

(眼腫血爛,瀉足臨泣)。

耳聾臨泣與金門,合穀針後聽人語。

(臨泣指足臨泣,臨泣,金門,合穀俱瀉)。

鼻塞鼻痔及鼻淵,合穀太衝隨手取。

(合穀、太衝俱瀉)。

口噤歪斜流涎多,地倉頰車仍可舉。口舌生瘡舌下竅,三棱刺血非粗鹵。

(古下兩邊紫筋)。

舌裂出血尋內關,太衝陰交走上部。舌上生胎合穀當,手三裏治舌風舞:牙風麵腫頰車神,合穀臨泣瀉不數,二陵二蹺與二交,頭項手足互相與兩井兩商二三間,手上諸風得其所;手指連肩相引疼,合穀太衝能救苦。手三裏治肩連臍,脊間心後稱中渚。冷嗽隻宜補合穀,三陰交瀉即時住。霍亂中脘可入深,三裏內庭瀉幾許;心痛翻胃刺勞宮,寒者少澤細手指。心痛手戰少海求,若要除根陰市睹。太淵列缺穴相連,能祛氣痛刺兩乳。脅痛隻須陰陵泉,腹痛公孫內關爾。瘧疾素問分各經,危氏刺指舌紅紫。痢疾合穀三裏宜,甚者必須兼中膂。

(白痢合穀、赤痢小腸侖,赤白足三裏、中膂)。

心胸痞滿陰陵泉,針到承山飲食美。

泄瀉肚腹諸般疾,三裏內庭功無比。水腫水分與複溜,脹滿中脘三裏揣。腰痛環跳委中神,若連背痛昆侖武。腰連腿疼腕骨升,三裏降下隨拜跪。

(樸腕骨,瀉足三裏)。

腰連腳痛怎生醫?環跳行間與風市。

(環跳瀉)。

腳膝諸痛羨行間,三裏申脈金門侈,腳若轉筋眼發花,然穀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鍾,條口後針能步履;兩足酸麻補太溪,仆參內庭盤跟楚。

(腳盤痛瀉內庭,腳跟痛瀉仆參。

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裏燒針尾。

(燒三五壯,知痛即止)。

七疝大敦與太衝,五淋血海通男婦。大便虛秘補支溝,瀉足三裏效可擬。熱秘氣秘先長強,大敦陽陵堪調護。小便不通陰陵泉,三裏瀉下溺如注。內傷食積針三裏,璿璣相應塊亦消。

脾病氣血先合穀,後刺三陰針用燒。一切內傷內關穴,痰火積塊退煩潮,吐血尺澤功無比,衄血上星與禾骨要。喘急列缺足三裏,嘔噎陰交不可饒,勞宮能治五般癇,更刺湧泉疾若挑;神門專治心癡呆,人中間使祛癱妖。屍厥百會一穴美,更針隱白效昭昭。婦人通經瀉合穀,三裏至陰催孕妊,死胎陰交不可緩,胞衣照海內關尋。小兒驚風少商穴,人中湧泉瀉莫深,癰疽初起審其穴,隻刺陽經不刺陰。傷寒流注分手足,太衝內庭可浮沉,熟此筌諦手要活,得後方可度金針,又有一言真秘訣,上補下瀉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