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前言(1 / 1)

“討債難,討債難,討債更比掙錢難,跋山涉水千裏遠,背井離家遭白眼,進門先喊大老板,未曾講話腰先彎,老兄欠賬一年半,我的貨款幾時還?老板台後臉一憨,涼水不肯賞一碗,資金周轉有點緊,老弟你再緩一緩,想起訂貨同把盞,他可不是這張臉,口口聲聲有困難,搖頭乞尾裝可憐,賒賬好比兄弟會,要債竟比上刀山,一緩又是小半年,冬去春來近年關,妻兒老小家中盼,盼人盼錢早團圓,磕頭作揖去禮拜,好歹要回萬八千,兩手空空往回轉,剛夠旅費和盤纏,大罵無賴不要臉,大年三十桌子掀,法製社會天天講,我就不信沒人管,魚死網破上法院,訴諸公堂把臉翻,盼到勝訴去執行,誰知人家早破產,公司垮了賬不爛,破銅爛鐵把賬還。”

——摘自網絡

這是一首摘自網絡上流傳的打油詩,具體作者是誰無從找尋,但是卻非常形象地寫出了討債人的艱難。商戰中縱馬逐鹿,一年中有多少時日在外勞碌奔波?賬單像雪片一樣一批一批接踵而至,大部分的工作內容是寒來暑往地輾轉各地追討欠款……這就是討債人的生活,風裏來雨裏去,“市場有路勤為徑,商海無邊苦作舟”,苦樂討債人,飽經世事,備受蹉跎,一路走來,道不盡風雨滄桑……

討債實無奈。不少企業信奉“欠債有理,拖欠出效益”的“賴賬哲學”,堅持“百年不賴,千年不還”的攻守策略,逼得債權人東追西討,最終結果也還是兩手空空也。

討債好淒楚。誰言“商人重利輕別離?”長年累月,拋家離子出遠門,為敬業愛業,為生計生存,不遠萬裏,東奔西跑,為的就是那一張薄薄的催賬單。

討債真辛苦。辛苦不在旅途的勞頓,也不在身體上的疲憊,累在精神上的沉重,心理上的負擔,緊張中的壓力。煩惱、焦慮、哀怨集於一身,心力交瘁,強烈的責任感,不允許你這樣落荒而逃,但往往卻是旅費耗盡,囊中羞澀,該清收的款項卻一分一厘也未到位。在要賬的過程中,旅費花了不少,時間耗去許多,結果卻兩手空空一無所獲,歸途的心情能輕鬆嗎?

足此三條,已經綽綽有餘地說明討債的生活比我們想象中的難很多,也難怪討債人發出這樣的感慨:“討債難,討債難,難於上青天”。旅途中,討債人能有幾個是春風笑魘,滿意而歸的呢?不過,正像是“梅花香自苦寒來”一樣,經曆了不同尋常形形色色的討債生活以後,才更襯托出討債人的幹練和與眾不同。

俗話說:“謀事在天,成事在人。”討債人在艱難的“追討生涯”中總結出了很多寶貴的討債經驗,本書將從討債前的準備工作、如何擊潰債務人的心理防線、債權人心態和討債方法等幾方麵來和您詳細探討漫漫討債路中的學問。

例如,討債要有“鑽勁”,要有窮追不舍的精神。特殊時期也可以實行“三緊跟”的戰略,即緊跟在辦公室裏,緊跟在吃飯上廁所的後麵,緊跟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雖說有些過分,但這都是不得已而為之。俗話道:“滴水石穿,繩鋸木斷”,“功夫不負有心人”,隻要有“緊跟”精神,不怕討不到債。

討債要有“柔勁”。從道義上講,欠別人的款,心有歉意,理應對債權人禮賓相待。但不少欠債單位,有的對你板著老臉,有的對你不屑一顧,有的甚至不讓你進門。收債人此時就得屈尊就下,用兵之計,攻心為上,說盡人間好話暖語,陪著真誠的笑臉,對那“三種人”實施“情感投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你的“柔”政策下,自然會如你所願。

討債要有“韌勁”。清收欠款是一項長期艱苦的業務,討債人要有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哪怕別人無理地把你像打發乞丐一般“轟”出去,你也須忍辱負重,堅守陣地。臨陣逃脫,則會前功盡棄。看見了一絲曙光,決不能放過機會。

最後,當你曆經周折,收到了欠款,這時也要收拾起那份尷尬的心情,對債權人真誠地道一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