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偏僻的小村莊,貧困就像揮之不去的陰霾,緊緊籠罩著我們的家。而每到農忙時節,更是家裏最難熬的時刻。
廣袤的田野裏,金黃的麥浪隨風翻滾,別人家都是全家老小齊上陣,歡歡喜喜地迎接豐收。可我們家,隻有媽媽那瘦弱的身影在田間獨自忙碌。爸爸常年在外打工,為了節省路費,隻有過年才會回來幾天。媽媽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請村裏的人幫忙。
那些被請來的人,剛到地頭時還嘻嘻哈哈有說有笑,可一旦開始幹活,就完全變了副模樣。他們彎腰割麥的動作慢吞吞的,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吧唧。鐮刀在他們手中有一下沒一下地揮動著,仿佛那不是在收割飽含一家人希望的麥子,而是在完成一項極其無聊的任務。媽媽在一旁急得直跺腳,卻又不敢大聲催促,隻能陪著笑臉說:“大哥大姐們,辛苦啦,加把勁呀!”可他們哪裏聽得進去,依舊我行我素。
收麥子的時候,情況更是糟糕。那些人故意把麥捆扔得亂七八糟,麥粒撒得遍地都是。媽媽心疼得直掉眼淚,可又不敢得罪他們,隻能小聲央求:“大家小心點,這可都是咱們一年的心血啊。”他們卻滿不在乎地說:“不就撒了點麥粒嘛,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該吃飯了。媽媽為了感謝他們的“幫忙”,把家裏能拿出來的好東西都做了。香噴噴的米飯,油汪汪的臘肉,新鮮的蔬菜,滿滿當當地擺了一桌。可他們一上桌,就開始挑三揀四。“這米飯太硬了,這臘肉太鹹了,這蔬菜沒味道。”媽媽的笑容瞬間僵在了臉上,眼眶泛紅,但還是強忍著淚水,不停地給他們添飯、倒水。
有一天,一個滿臉橫肉的男人,一邊大口嚼著肉,一邊斜著眼對媽媽說:“你這也太摳了,就這點吃的,打發叫花子呢?”媽媽再也忍不住了,回了一句:“我們家就這麼個條件,已經把最好的都拿出來給大家了。”說完,轉身走進廚房,肩膀一聳一聳地抽泣起來。
我和兩個哥哥躲在廚房門口,看到媽媽哭得那麼傷心,心裏充滿了憤怒和心疼。大哥緊緊攥著拳頭,咬著牙說:“這些人太過分了,怎麼能這樣欺負媽媽!”二哥的眼睛也紅紅的,拉著大哥說:“哥,咱們現在還小,沒辦法和他們對抗,但是我們一定要爭氣,長大後讓媽媽不再受這樣的委屈。”我在一旁默默流淚,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讓家裏過上好日子,讓媽媽不再流淚。
晚上,月亮高懸,清冷的月光透過破舊的窗戶灑在屋子裏。媽媽坐在昏暗的燈光下,眼睛失神地看著空空的米缸和角落裏所剩無幾的食材,深深歎了口氣。那歎氣聲仿佛是從她靈魂深處發出來的,充滿了無奈和憂愁。
“這日子可怎麼過啊?”媽媽喃喃自語道。
我和兩個哥哥悄悄地走到媽媽身邊,大哥輕輕地說:“媽,別擔心,等我和弟弟長大了,一定能幫您撐起這個家。”
媽媽抬起頭,看著我們三個,眼中滿是慈愛和欣慰,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擔憂。
“孩子們,媽媽知道你們懂事,但是生活的苦不是你們這個年紀能想象的。”媽媽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
二哥拉著媽媽的手說:“媽,我們不怕苦,隻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什麼困難都能克服。”
媽媽摸了摸二哥的頭,淚水又在眼眶裏打轉。
“都是媽媽沒本事,讓你們跟著受苦了。”媽媽自責地說。
“媽,您別這麼說,是我們還小,不能幫您分擔更多。”我撲到媽媽懷裏,哭著說。
那一晚,我們一家人緊緊相擁,彼此溫暖。雖然生活充滿了艱辛,但我們的心卻緊緊地貼在一起。
第二天,天還沒亮,媽媽就又起床準備去田裏幹活。我和兩個哥哥也跟著起來,想要幫忙。媽媽心疼地說:“孩子們,你們再多睡會兒,還小,別累壞了身子。”
大哥倔強地說:“媽,我們能行,多一個人多一份力。”
媽媽看著我們堅定的眼神,無奈地點了點頭。
來到田裏,太陽漸漸升起,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媽媽彎著腰,不停地揮動著鐮刀,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我和兩個哥哥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努力地幹活。可沒一會兒,我們的手上就磨出了水泡,疼得直咧嘴。
媽媽看到我們的手,心疼得不行:“孩子們,別幹了,快去休息。”
我們搖搖頭,繼續堅持。
就這樣,在我們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麥子終於收割完了。雖然過程充滿了艱辛,但看著堆成小山似的麥垛,我們的心裏還是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然而,生活的困難並沒有就此結束。接下來還要把麥子拉到場上脫粒、晾曬,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付出巨大的體力和精力。但我們一家人沒有退縮,相互扶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那段艱難的歲月,讓我和兩個哥哥早早地懂事,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珍惜這個雖然貧窮但充滿愛的家。我們知道,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命運,讓媽媽過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