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座木屋建好後,有了經驗,族人們的動作也加快了許多,期間,餘遠他們養好傷後,也都加入進來幫忙。
大家白天努力砍樹鋸木建屋子,晚上就圍在一起烤肉吃火鍋,和樂融融的。而餘遠他們也在工作中,慢慢地融入進青山部落。
經過二十多天的努力,已經建好幾十座木屋,足夠所有人居住之餘,還多建了幾間,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族人們還參考鄺謙的屋子,學著萊德做了很多木家具,其中每家必有一個大木桶,用來泡澡,自從試過一次後,大家都愛上了那種泡在水裏的感覺,誰讓他們部落一直缺水,都沒試過舒服的泡個澡,大人們還好些,去曬鹽的時候還能洗個澡,小孩子們長這麼大還一次都沒試過,所以自從有了木桶,他們隻要有空就喜歡泡在木桶裏,後來被鄺謙說現在已經是秋天,天氣開始轉涼,一直泡在水裏玩水容易著涼後,才減少了次數,不過還是每日必泡一次。
等屋子建好後,鄺謙決定開始建廁所,這些天他們都是跑去森林裏解決的,也就是挖個洞方便完再埋上,連方便都要帶著挖坑的工具,很是麻煩。
自從鄺謙成為族長後,都是他說出主意,然後族人們照做,所以鄺謙不需要浪費唇舌解釋太多,直接著手建就行,反正做好之後他們就知道廁所的用處和好處了。
他帶著一些族人找好地方,然後先挖一個大坑,這個坑主要用來裝排泄物的,然後在邊緣挖一條傾斜的大約二十多厘米寬的溝,那條溝就連接廁所,到時候隻要在溝上麵裝好兩塊木板,方便完用水衝一衝就可以了。而那個大坑建好後直接在上麵放上大木板,再把它封嚴實就好。
其實鄺謙考慮過這些排泄物可以用來做肥料,因為他打算以後種植一些植物,最好可以種水稻麥子之類的,天知道他有多想吃米飯和麵包類的食物。
但是他仔細考慮過,第一:他不知道怎麼把排泄物變成糞肥;第二:這項工作實在是太累太臭了,他隻要想想到時候要挖那些排泄物就惡心的差點把隔夜飯給吐出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有位麵,他可以和其他位麵的商人交換或者購買需要的東西,不管是肥料還是其他什麼,幾乎想要什麼都可以找到,隻是不知道價錢會不會太貴,不過也沒關係,他現在的位麵幣一直在穩定上升。
因此他不需要用到糞肥,但是那些排泄物也不能一直不處理,坑再大也會滿的不是?而且這樣不止氣味難聞,還容易滋生細菌,所以他必須想辦法處理掉那些排泄物。
趁著族人們正在幫忙挖坑,鄺謙找了個借口跑回屋子裏,現在部落裏有了外人,不能像之前那樣明目張膽的打開位麵交易器了,畢竟他們才認識短短幾十天,又沒一起共患難,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是小心點的好。
部落裏的人雖然都很單純善良,但是並不傻,不會聖母到無條件相信剛接觸不久的人,也不會白癡到什麼秘密都告訴別人,所以大家都有心的幫著鄺謙瞞著。
回到屋子關好門,鄺謙打開位麵交易器,先看看自己的位麵幣,滿意的看到了那四位數字,這還多虧了裏奇他們幾個小不點,這些天他忙著重建部落,完全沒時間去摘水果或者花朵,所以這些位麵幣大部分都是裏奇他們賺的,為此,鄺謙常常提供零食給他們,但還是會嚴格控製量,不讓他們吃太多影響身體健康,鄺謙還特地買了一些牛奶豆漿之類的物品,幫他們提供營養,這些天下來,裏奇他們原本瘦弱營養不良的身體都健康了些,小臉蛋也紅潤長肉了。
鄺謙四處逛著那些科技位麵的店鋪,尋找著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忙解決那些排泄物的東西。
大部分店鋪都逛完了,鄺謙看著最後的一家店,發現是一家與眾不同的店鋪,之所以說它與眾不同,是因為其他店鋪都寫著什麼科技店鋪,機器店鋪等等簡單易懂的名字,就連鄺謙之前的店鋪名字也是水果店鋪,後來有了花朵就改成了水果鮮花店鋪,這隻能說鄺謙和大部分商人一樣實在起名無能啊……
而這個特別的店鋪,店名就叫應有盡有,口氣那叫一個狂,鄺謙點進去,想看看它裏麵到底有些什麼。一點開店鋪,鄺謙腦中就隻有一個字——雜。不管是衣服、機器,還是零食、藥物,從衣食到住行基本都有,雖說不是真的全宇宙所有東西都有,但是比起其他店鋪也算是種類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