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大結局(1 / 3)

在看了這些資料之後,結合災難時的所感所想,很多人漸漸明白,是人類的肆意破壞造成了地球的瘋狂報複。如果不早日改變發展模式,這種災難還將出現。而李大山所倡導的綠色環保養殖,在保障人類生命延續的同時,也很好的保護了地球,日後自己也應該學習這種發展模式,養點牛羊,種點蔬菜,花前月下,豈不勝過以前那種爭名奪利、蠅營狗苟的生活?這種想法從最初的少數人,到最後,越來越多人的開始信奉這一發展模式,甚至有人組織了各種生態發展研究會、環境友好協會等組織係統的研究、宣傳、推廣八鯉集團的模式。

當暴雨持續了四個多月的時候,華夏國一半以上的國土已經淪為海洋。原來繁榮興盛的沿海發達地區全都成了一片水下廢墟。國人認為沿海發達富裕、渴求到這些地方發展的思想也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現在他們認為,隻有那些地勢較高的地方,才是真正安全的地方。當然,還不能在地震帶上。而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差不多,很多低窪的國家甚至整體消失了,國民和政府都搬到了其他國家避難。

在這種情況下,李大山知道,是自己出手的時候了。在某一天的深夜,李大山獨自一人來到太平洋上空,在小圓的幫助下,他將多餘的海水全部吸入到水之晶裏麵,同時將空氣中的水汽也全部吸收掉。整個過程隻用了一個小時,地球上的人類還沒有反應過來,李大山就已經處理好了。同時為了彌補地球損失的元氣,他還從水之晶裏麵放了大量的水元素出來。這些富含水靈氣的水元素化作雨雲,陸續降落在世界各地,滋養著貧瘠、破損的大地。

隻是李大山也沒有想到,他的這一舉動徹底改變了地球的生態樣貌。雖然遭受了這麼嚴重的災難,而且以前地球也被破壞得很嚴重,但是在這些水元素的幫助下,地球上的植被以超出常人認識的速度恢複著。十幾年以後,地球又成了一個完全被綠色和藍色覆蓋的星球,再也沒有沙漠和戈壁,隻有森林、草原、湖泊、河流和海洋。水與動植物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人都發現了地球的異常,因為下了幾個月的暴雨突然沒了,轉而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而且這小雨帶著一股清香,讓人癡迷。而更讓人奇怪的是,原本堵塞的洪水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或許用不了一個月,那些被淹沒的低窪地帶就會露出來。看到這一情景,每一個人都欣喜若狂,因為大家知道,如果不出意外,自己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果然,政府負責管理各個安置點的官員很快就接到上級指示,宣稱此次災難出現重大轉機,從目前觀測到的數據來看,不僅天上的雲層大幅減少,而且海平麵也急劇下降,雖然原因還沒有調查出來,但是這顯然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消息。於是當局要求大肆宣傳這一好消息。當大多數民眾得到這一喜訊時,大家都沉浸在極度的喜悅之中,顧不得外麵還在下著小雨,所有的災民都走出房門,載歌載舞,慶祝劫後餘生。

同樣的一幕也在世界各地上演,那些憂心忡忡的官員終於可以舒一口氣,不管怎麼說,轉移出來的災民基本上沒有因為饑荒而死亡的情況發生。盡管最應該感謝的是華夏國政府,但是作為組織者,他們自認為功勞還是有一些的。

隨著洪水的逐漸消退,陸地也開始顯露出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晾曬,大部分土地都幹硬了,政府也開始組織災民陸續往家鄉搬遷。隨著居民的回遷,因災損失情況也陸續統計出來,華夏國因災死亡人口超過一千萬人,其中30%為台灣籍。各類建築物、工程設施損毀率達到了85%以上,沿海低窪地帶因為上遊洪水裹挾著泥沙,已經將原有的城市完全掩埋了。很多河流也因此改道,總之,整個華夏地圖要全部重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