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 航天(2 / 2)

大唐航空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空軍研發了多型戰鬥機,換代速度甚至堪比裝備速度,但是大唐始終沒有研發遠程或者高空偵察機,當然歐洲沒有任何國家有能力阻攔甚至發現這種高空高速的偵察機,但大唐根本不屑於浪費這個錢。搞飛行器的偵察,一架超音速戰機進行適當的改裝就能夠使用了,根本沒有歐洲國家的螺旋槳飛機追的上。而大唐真正有興趣搞的還是從大氣圈外直接下看的偵察衛星。

大唐在運載火箭、電子設備和光學工業上的成就不小,很快將這些子係統整合起來,變成了大唐的偵察衛星。僅在1810年,大唐航天工業集團就像外太空發射了總計14顆照相偵察衛星,主要對準的就是歐洲各主要國家,收集各種軍事非軍事目標的相關情報。

同樣重要的還有通信衛星,新的戰爭形勢下,越來越多的情報和數據正在產生,而這需求更有效有力的通信手段和設備,大唐已經決心建立以衛星傳輸為主要中介的軍事信息傳遞係統,對各種戰術戰略任務進行協調。軍事通信衛星的使用將徹底革命化大唐的指揮和情報係統,並將唐軍帶入新的紀元。

一顆通信衛星主要起到中繼的作用,將地麵A點傳來的信息,快速傳遞到地麵B點,而按照以往的方式進行傳輸,可能需要利用有線和無線電設備,需要長時間的架設,還可能被幹擾。當然最主要的工作量是在前期建設方麵,無線電雖然是無線的,但建設各種地麵基站和進行保障也是大筆投入。而使用通信衛星的成本和效率都大大地優化。

通信衛星當然也不僅僅包含軍事用途,直播衛星可以使得人們看到直播的盛況,民用航空和海事也可以利用其進行通信,增加方便性和安全性。

而人們在享受新技術的便利同時,是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東西給他們帶來了這種便利的。大唐小心地保護著有關重要技術的信息,甚至連一個技術名詞都是被限製在公眾輿論上曝光的東西。

當然想要徹底地讓別人不清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人造衛星為例,在地麵上的天文愛好者在觀測的時候,經常在來不及對焦的情況下,發現有什麼東西快速的從視野中一閃而過。很多人都不清楚那是什麼,並且想要進行搜尋,也有一些情報得出,但是歐洲國家暫時不清楚那些到底是什麼東西,也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主動詢問大唐有關的情況。

大唐也不可能永遠封殺有關的消息,估計用不了太長時間,最終人們都會知曉這一切的。因為也不用過太長的時間,不怎麼安分的胡發奎就會徹底地解決掉唯一一個可能挑戰大唐地位的政治實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