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10月14日 戴維·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誕生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丹尼森,在堪薩斯州的阿比倫長大。
1900年7月4日 在阿比倫小學讀書。
1904年夏—1909年5月 在阿比倫中學讀書。
1911年6月14日 去西點軍校學習。
1915年6月 在西點軍校畢業。
1915年9月中旬 被派往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的林斯敦薩姆堡軍營服役,一年後被派往新成立的陸軍第57步兵團任軍需官。
1916年7月1日 在丹佛市與瑪麗·吉尼瓦·杜德(瑪咪)結婚。
1917年9月24日 長子杜德·德懷特(艾基)誕生。
1917年12月 調堪薩斯的利文沃思堡訓練暫編少尉軍官。
1918年2月 參加第65工兵大隊,這支部隊是第301坦克營的前身。內定將於春季開赴歐洲戰場。
1918年10月14日 擢升為暫編中校(臨時任命)。
1918年11月11日 德國戰敗,在貢比涅簽署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9年秋 同巴頓協助籌建步兵坦克學校,他們在那裏既是學生也是教官。兩人還分別指揮一個坦克營。艾森豪威爾和巴頓立即成為“莫逆之交”。
1920年1月1日 美國軍人大量複員,現役軍隊隻有13萬人。
1920年7月30日 艾森豪威爾恢複正式軍階上尉,三天後擢升為少校。他以後保持這個軍銜達16年之久。
1921年1月2日 長子艾基死於猩紅熱。
1922年1月 前往巴拿馬美駐軍第二十旅任主任參謀。
1923年8月3日 次子約翰·艾森豪威爾誕生。
1925年8月 到利文沃思參謀學院學習。
1928年1月 去麥克奈爾堡陸軍大學進修深造。
1929年11月—1933年1月 任美國陸軍部副部長辦公室助理。主要任務是負責製訂下一場戰爭中美國工業人員的動員計劃,還負責其他專題研究工作。
1933年2月—1935年9月30日 在參謀長麥克阿瑟辦公室任助理。經常為麥克阿瑟起草演講槁和信件。到國會遊說,並幫助準備參謀長的年度報告。
1935年10月—1939年末 隨麥克阿瑟前往菲律賓,為美駐菲軍事顧問團助理。
1939年9月1日 希特勒入侵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爆發。
1939年12月13日 艾森豪威爾由菲律賓回美國。臨行前受到麥克阿瑟和菲總統奎鬆的表彰。讚揚他是有“非凡的才能,廣博的知識,以及具有吸引力的領導”。
1939年—1942年 為適應戰爭形勢的發展,美國軍隊由19萬擴充到500多萬。
1940年7月11日 任第三師第十五步兵團副團長。
1941年3月11日 艾森豪威爾晉升為上校。
1941年6月11日 馬歇爾參謀長任命艾森豪威爾為第三集團軍參謀長。
1941年12月7日 日本襲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8日 美英對日宣戰。
1941車12月14日 調總參謀部工作,先任作戰處遠東科科長,後任作戰處處長。
1942年3月10日 艾森豪威爾的父親戴維·艾森豪威爾 逝世。
1942年3月9日 總參謀部作戰處和計劃處合並為作戰處,艾森豪威爾任處長,權限擴大,升為少將。作戰處有107名軍官在他直接領導下工作。
1942年5月23日 艾森豪威爾去英國考察。6月3日返回華盛頓。6月8日將考察後草擬的“對歐洲戰區司令的指示”草稿呈交總參謀長馬歇爾。
1942年6月11日 被任命為美國駐歐洲戰區司令,並於6月24日抵達倫敦。
1942年7月 艾森豪威爾晉升為中將。
1942年7月25日 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開會討論在北非的“火炬”行動。8月14日,盟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發布命令,任命艾森豪威爾為盟軍總司令,實施“火炬”計劃。
1942年11月8日 艾森豪威爾將軍統率的美英遠征軍,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海灘登陸。參加“火炬”作戰的美國軍隊共有13個師,650艘軍艦和運輸船,首批登陸兵力11萬人,使用飛機1700架。
1943年1月20日 艾森豪威爾升為上將。
1943年1月14—24日 羅斯福、丘吉爾在卡薩布蘭卡會晤,商談聯合作戰和日後德意無條件投降等問題。
1943年3月20日—5月13日 盟軍在突尼斯對德意法西斯軍隊展開進攻。5月7日分別攻占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25萬德軍於5月13日宣告投降。至此,盟軍已在北非全部肅清德意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