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有故事的藏地(3)(1 / 3)

如果沒有後來的命運突轉,也不會出現米拉日巴大師,充其量他會成為一個有宗教情懷的富裕的有些見識的村民。轉折點是他爸爸突得重病,把自己的哥哥和姐姐叫來,臨死托孤,讓他們先掌管家財好好照顧自己的老婆孩子,等孩子長大了把財產還給兒子。他爸一死,他伯父和姑媽立刻翻臉。《青史》裏記載,按當地風俗,女人沒了丈夫就得依家族安排轉房嫁給另外一個男人。米拉日巴他媽是一個有思想有追求的女人,破壞了這一風俗,她拒絕轉房嫁給米拉日巴伯父的兒子,代價是依照風俗她失去了丈夫的財產繼承權,此後她和孩子過著幾乎奴役的生活。到米拉日巴15歲成年,她要以兒子的名義收回財產。米拉日巴的伯父和姑媽挑事:“哪有這回事,我們養活了你們這麼多年,還想要財產,哪有遺囑啊,拿來我們看看。”遺囑一拿到手立刻被撕了,還用袖子抽打他們母子。米拉日巴的母親大哭大鬧,沒有人敢出麵,他舅舅上來拉住自己的妹妹:算了,再商量吧。

米拉日巴的媽媽還是有膽識,她用當初娘家作為嫁妝的一塊小田作租,用租金供米拉日巴念經學法。米拉日巴畢竟還是一個小青年,喜歌善舞。有一天跟著師傅去喝喜酒,師傅說你把人家送我的糧食扛回我家去,回去的路上要經過自己的家,他喝了幾杯小酒滿心歡喜,手舞足蹈唱著歌,他媽正在樓上炒青稞,推開窗戶看見兒子背著口袋悠悠蕩蕩過來了,怒氣上升,拎著燒火棍拿著炒青稞的大勺子把他打了一頓。這一頓把米拉日巴打清醒了,發誓要讓自己的母親滿意。他媽後來讓他去學“黑咒”報複仇人,米拉日巴就同意了。

《米拉日巴傳》裏寫到了他與母親的分別,他要到拉薩去學法了,母親將剩下的糧食換成染料、糖和一匹馬,讓他在路上等同行的伴。等到了7個從阿裏來的人,米拉日巴跟他們結伴走了,一步一回頭,母親一直站在村頭向他揮手,走著走著再回頭,他看見母親的長發在風裏飄,哪知道從此再也沒有見到母親!

米拉日巴到拉薩學法一年,被被遣散回家,米拉日巴對老師說:我有仇要報,沒學到密法不能離開啊。老師把他介紹到山南的師兄處繼續學習,師父派了一個有神通的弟子查實了情況,教他修密法。師父在外麵用石頭砌了一間密法的咒室,又召了幾個朋友幫他,敲鼓念咒,召請護法神來。念到七七四十九天,神將召來了,告訴神將要報仇,第二天,就有37顆人頭堆在咒房下。

對於這個傳說,《米拉日巴傳》裏有也有別的解釋,說當時米拉日巴的兒子結婚,屋裏坐滿了人,他伯父和姑媽在外麵商量,給誰肉多一點給誰肉少一點,一個女傭出來看到一個大蠍子嚇得跳起拉住一個柱子,柱子倒了,房子塌了,壓死了37個人。《青史》裏講的是另外的死法,也是說結婚,很多人騎馬來了,都騎的是母馬,隻有一個人騎了種馬,種馬對母馬有企圖,母馬不從,一直踢,踢倒了中心柱 ,柱子倒了,房子塌了,壓死了37個人。

米拉日巴的母親很高興,拿褲子當旗幟在街上叫:天哪,天哪,報應來了,我兒子的咒應驗了。還偽造了一封米拉日巴的信:誰對我媽不好,就咒死誰。村裏人很害怕,就讓他伯父和姑媽退還了他家的財產 。

一下死了這麼多人,米拉日巴深深地悔恨,要消除罪孽,就投奔瑪爾巴學佛法。瑪爾巴大師千方百計地折磨他,經過種種磨難,又隱居山裏多年,米拉日巴成為一代宗師。他的弟子塔波巴真正建立了噶舉派,從他門下分為“四大八小”十二派,其中最著名的一派是噶瑪噶舉,代表大師就是大寶法王噶瑪巴。

如來大寶法王的稱號是明朝永樂皇帝封給第五世噶瑪巴的。第五世噶瑪巴活佛得銀協巴1407年應明朝永樂皇帝的邀請,到南京講經說法,在靈穀寺主持盛大法會追薦明太祖朱元璋。活動場麵日現彩虹,天降花雨,永樂皇帝讓畫師畫出了超度大會的情景,此畫卷至今仍保存在楚布寺。皇帝對得銀協巴推崇備至,加封他為“萬行具足大寶法王”。之後,曆輩噶瑪巴活佛都以大寶法王自稱。元、明兩代,因中央政府的賞賜,使這座深山古寺長盛不衰,皇家國庫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瓷器茶葉,像高山上的雪水源源不斷地流進楚布山溝。現在寺院屋頂的銅瓦,還標有漢文的印記。喇嘛們跳神的舞衣,都是由皇帝賞賜的綢緞製作的。

800多年的古寺,每年都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名氣最大、影響最大的是夏季法會和冬季法會。夏季法會在藏曆四月初十舉行,冬季法會在曆史上是藏曆十一月二十九日舉行,後來改為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舉行,跳神,拋擲朵瑪,趕鬼驅邪。

有一年的薩嘎達瓦節,我偶然趕上了楚布寺下麵的乃朗寺法會,活佛摩頂、高僧講經,這是我第一次像個當地人而不是遊客經曆一次宗教儀式。冬季法會的跳神,名叫“古朵嘎羌”,意思是二十九日驅邪神舞。西巴僧院的僧人們表演地道的噶瑪噶舉派的金剛神舞。我跑到更衣室,年輕的僧人舉著巨大的麵具,給我寫下了他的QQ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