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行文字在電腦鍵盤上敲出,一部書稿宣告結束。然而,我的心卻遲遲不能平靜,與本書主角,寧夏秦腔劇團演員侯豔多次采訪交流的情景一一浮現在眼前。
蒼茫世界,人流湧動,時而順流傾瀉,時而逆流奔騰,時而形成漩渦和浪峰。侯豔,這位風姿綽約的女性,在人海中就這樣款款向我們走來,優雅、自信、從容,在我們眼中站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采訪中,她爽直、健談,這些,使我們在初見她時,無法與之同古老的戲曲秦腔聯係在一起。
隨著采訪深入,不知不覺間,我們走進了侯豔頗具傳奇色彩的藝術人生。
一段路程,有腳印,也有記憶。采訪中,侯豔很會引領我們的思緒,讓我們不由自主地走進她的世界,感受一個傳統戲曲演員波瀾不平的內心。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直以來,秦腔被稱為戲曲藝術的鼻祖,是我國整個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像很多傳統戲曲藝術一樣,在時代發展中,秦腔藝術也受到很大衝擊,正在經曆瓶頸期。
在寧夏,秦腔很少出現在城市舞台上,它大部分的觀眾在農村,與民間的風塵與疾苦朝夕相伴,這就要求秦腔演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職業精神。
通過對侯豔家人、領導、同事、朋友、戲迷們進行采訪,我們揭開了她曲折而充滿傳奇的藝術人生篇章。有人說,女人是本難懂的書。那麼,青年秦腔女演員侯豔又是怎樣的一本書呢?
70後的侯豔對古老的秦腔藝術愛得深、愛得癡,一年當中,她的舞台大部分時間都在農村,艱辛的付出,報酬卻十分微薄。
上世紀90年代初,為了生存,侯豔做過生意,演過電影、電視劇、小品,在影視圈中發展順利。如果她就此改行,或許如今已經闖出另一片事業的天地。
但秦腔世家從小的耳濡目染,使她給了自己一個人生定位,這就是她的一生隻屬於秦腔,隻有戲曲舞台才是她的安身立命之地。她的責任是延續、繼承、發展這門戲曲文化寶庫中的精品,與同行們共同構建起秦腔藝術的瑰麗大廈。
侯豔人生中的金色春秋就在這樣的守望中度過。
時間飛逝,演繹人生苦樂,行走秦腔舞台,四季流轉變化,悲歡離合,甜酸苦辣,成就了侯豔美麗的生命華章。
本書不是一部偏重藝術的人物傳記,目的是希望在秦腔藝術繼承、發展的過程中,寫出一位追求者的執著曆程。使更多人走近秦腔、熱愛秦腔、親近我們中華的傳統戲曲文化。
因此,撰稿過程中,我們以點帶麵將侯豔人生的波瀾和盤托出,沒有刻意美化,隻是將她的事業、家庭、情感等諸多經曆以散文、故事的形式來呈現。侯豔是寧夏優秀的秦腔女演員,我們側重她對事業的真,對愛情和親情的純。
本書收錄了侯豔九篇博文,這些博文是她工作與生活點滴記憶彙集的花絮。
我們還搜集和整理了侯豔較多的照片,隨文穿插,以求圖文並茂,從不同視角來展現侯豔藝術人生不同時期的風貌。
在寫作手法上,我們力求生動,希望能做到雅俗共賞。
感謝社會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提供了很多素材、資料及圖片,使我們在較短的時日內完稿。
由於時間倉促,本書撰寫的僅僅是侯豔人生曆程中的部分故事,她生活中許多有趣甚至有意義的經曆未能一一述及,無法做到全珠完璧,有負讀者和戲迷期待之心,尚敬祈見諒。
本書采訪和寫作過程中得到了以下同誌的支持,特此致謝!
以接受采訪順序為序:
朱正雄 韋軍 王猛 肖雅君 羅曉英 侯金柱
羅永成 楊桂珍 王景旗 蔡寧 侯君 侯博洋
“秦韻”叢書編寫組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