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的房子在村裏人地幫助下,沒過多久便修好了。看著修好的房屋,陳斌滿心歡喜,終於有自己的私人房間了。
他接著又開始弄屋內的地麵,現在都是泥巴地麵,天天掃地,地上還是一層地灰。想了一下,還是鋪一層磚吧。
陳斌又用空間之力做了些土磚,這個就不用砌牆的那麼厚,就10厘米厚就行了。不過長一些,寬一些,這樣才不會變形。一個房間也就一晚上就做好鋪上了。
趁著這幾天屋內還有點潮濕,沒有完全幹透,陳斌再次前往大山林裏麵。這次的目的是弄木材。
辛苦了幾天,終於弄到十幾棵五六十厘米粗的大樹,收進空間之中備用。同時,陳斌也挖了幾千顆小樹種在了空間裏麵。以後,空間裏也會有一片小樹林。
………
陳斌想要給自己的房間添置一些家具,無奈的是,前世的時候他確實學過一些東西,隻是全部學廢了而已。
最後還是在空間之力的幫助下勉強做出了一張簡單的木板床來。
一切準備就緒,陳斌迫不及待地搬進了這個完全屬於他個人的新房間。身為一個擁有成年人心智和記憶的懂事孩子,繼續與父母睡在同一個房間裏,實在讓他哪哪都不舒服。
陳斌躺在床上,感受著隻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與舒適,有如一種如同解脫的感覺。
就在這時,木板門被推開,陳苗苗走了進來。她來到床邊爬上床,眨著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好奇地問道:“弟弟呀,以後我們是不是就睡這裏了?”
陳斌:“姐,是我睡這裏,你就繼續跟婆婆睡。”
陳苗苗:“為啥呀?”
陳斌:“因為你是小孩啊,你得跟大人睡。”
陳苗苗:“你不是也是小孩嗎?為啥你可以自己睡。”
陳斌笑了笑說道:“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陳苗苗氣呼呼地說:“騙人,你是個騙子。不跟你好了,我去找二丫去了。”
陳斌:“姐,等我,我也去。”
陳苗苗還在生氣說:“哼……不一樣的東西,不許跟著來。”
最後,陳苗苗還是被她弟弟的“糖衣炮彈”俘虜了,還是很小的一顆糖衣炮彈。
………………
姐弟倆來到二丫家,二丫不在,估計是去村裏曬穀場了。夏收早已開始,玉米都已經收回來了,現在在曬穀場晾曬。等幹了就收進生產隊的糧倉,接著就是收水稻,然後村裏的夏收就結束了。
石橋村的耕種模式也很簡單。村裏的集體田地共有900畝。地裏是套種模式,從春天開始,先種玉米夏天收。4月收完小麥就種紅薯。一直等秋後紅薯收了就種冬小麥,種小麥時會留出行,開春後種玉米。小麥第二年收。
田裏種水稻,夏收後就把水放幹,等田裏幹後犁地翻土種冬小麥和栽油菜。收完小麥就弄水到田裏種水稻。
從開春到冬小麥種完,基本上都是在忙碌中度過,到了冬天就稍微清閑一點。
村民隻要滿了16歲,沒有讀書或者在城裏工作,那你就得下地幹活。不然飯都吃不上
生產隊有計分員會根據村民個人年齡身體情況評分計分,一個工天10分。男人一天最高10分,女人最高8分。憑工分分錢糧。
如果家裏小孩多,體弱病殘的多,吃閑飯的多,能分到的糧食更少,錢也幾乎沒有。
所以有些家庭的孩子才十四五歲就下地上工了,不過拿的工分也少。更小一點的孩子就去割草喂牛、打豬草、撿狗糞。這些都是可以掙工分,在這個年月,是沒有玩樂的。
石橋村唯一一個拿10分的婦女,這個婦女五大三粗,力氣也大。平時下地幹活都和男人一樣肩挑背扛,男的幹多少活,這個婦女也幹多少。
石橋村陳姓和王姓為主,不過陳斌家和村裏的陳姓可沒多大關係,他父親陳鐵牛的婆婆改嫁到石橋村陳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