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破鏡重圓(1 / 2)

隋朝開皇年間,由東向西的黃土官道上,道畔一排數十株烏柏樹,葉子似火燒般紅,野草方始變黃,幾騎黃驃馬正在奔馳,隻見馬蹄翻飛,身後騰起陣陣塵土。

為首的一人方臉長髯,神態尊貴,後麵的幾個卻是隨從打扮,個個精悍;細看那幾片馬,確也都是千裏挑一的良駒,不一會兒就到了三岔路口。

這三岔路口前麵路旁處挑出一個酒招子,上題張記酒店,為首的方臉長髯者“籲”的一聲,這幾片馬都在酒店前停了下來,細細數來,剛好是十匹。

方臉長髯者下了馬,看了下四周,似有感慨地道:“四年了,四年了,總算回家了。”

這一行十人陸續地進入了小店,隻見這小店雖不寬敞,倒也幾乎是客坐滿朋,想是近二十裏就隻有這一家店,恰好又落在三岔口處,來往的客人都要經過這裏。

眾人分了兩桌坐了下來,要了些蠶豆、鹹花生,豆腐幹和七斤牛肉等幾樣菜吃了起來。

環顧四周,西首卻坐著一個說書模樣的人,那說話人五十來歲年紀,一件青布長袍早洗得褪成了藍灰色。

隻聽他兩片梨花木板碰了幾下,左手中竹棒在一麵小羯鼓上敲起得得連聲,唱道:“照鏡與人去,照歸人不歸。無複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那說話人又將手中木板敲了幾下,說道:“這首五言詩,說的是陳朝末年,我大隋朝正要消滅陳朝,吞並江南。陳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眼見危在旦夕,便對妻子陳氏說:‘國破家亡,勢所難免。一旦夫妻離散,若沒信物,又何處相認!’便把一麵銅鏡,破為兩半,自留一半,另一半則給了妻子陳氏,並相約說:‘若他日離散,就於正月十五日,到京城市集賣鏡相逢。’不久後,陳朝滅亡,陳氏被納入越公楊素家,楊素對她十分寵幸,但這陳氏卻隻日夜思念徐舍人。另邊廂,這徐德言也是忍辱負重,曆盡艱辛,一日終於到了京城。到了正月十五那日,徐舍人想起諾言,趕往市集,到了市集後一眼看見一個奴仆拿著半麵銅鏡,揚言要高價出賣,旁邊卻有一群人圍著取笑。徐舍人心下明白,急忙請那賣鏡人到了自己的住處,酒食款待,道明了自己的身世,又拿出自己的半麵銅鏡驗合,發現果然是陳氏的銅鏡,便大哭之下寫了一首詩著仆人遞給陳氏。眾位看官明白,這首詩就是小人前麵所唱的。”

那說話人想是累了,喝了一口茶,旁邊的一人忙問道:“後來又怎麼了?”

那說話人又接著道:“陳氏一看到這首詩後,認得是她丈夫的字跡,痛哭流涕,便終日不展歡顏,又不吃不喝。那楊素卻也拿她無可奈何,隻好著人把徐德言召來,並把陳氏還給了他。”

話音方落,眾人大聲鼓掌道:“破鏡重圓,這樣甚好,這樣甚好。”

那說話人忙作揖回道:“小的王三,服侍眾位看官這一段說話,說得不好,還望各位多多包涵,多多包涵,話本說徹,權作散場。”

王三將兩片梨花木板啪啪啪的亂敲一陣,又托出一隻盤子,眾人便拿出兩文三文,放入木盤,霎時間得了六七十文。

等轉到東首收銅錢時,一個商賈模樣的人忽地站起問道:“王先生,這陳氏可是陳朝後主陳叔寶之妹樂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