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停步,發展再揚帆 鄒東濤 歐陽日輝
自2008年以來,我們每年撰寫出版一部《發展和改革藍皮書:中國經濟發展和體製改革報告》。2012年以什麼為主題?我們確定了《以民為本:中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10年(2002~2012)》。因為自2002~2011年,每屆中央全會的主題都是有關“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容,到2012年整整十周年,這必定仍然是十八大的主題。預測是準確的。我們的著作出版5個月後召開的十八大上,胡錦濤總書記代表中央所做政治報告題目是《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我們在《以民為本:中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10年(2002~2012)》的緒論的開首寫道:“在中華民族幾千年迄今的曆史長河中,《詩經·大雅·民勞》開啟了小康之言,司馬光詮釋了小康之涵,漢唐清留下了小康之鑒,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當代小康之基,改革開放開啟了小康之門,十六大豐富了小康之說,十七大提升了小康之略,十八大必將進一步深化和弘揚小康之慧。”這是巧合嗎?不是,這是我們長期預測和跟蹤中國改革發展走向的必然結果。
東亞有一個古老而新興的人口大國——中國,其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人數有8000多萬,而每年都以200多萬的速度遞增。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裏德曼說:“能解讀中國經濟改革的人應該榮獲諾貝爾獎。”要讀懂當代中國,就要讀懂中國共產黨。
這個誕生了91年、執政了63年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於2012年11月8~14日召開了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中共十八大的召開,以清新的氣氛,在全中國和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一是氣勢如虹高瞻遠矚地高舉“兩個一百年大旗”: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二是高舉經濟建設、民生和小康社會建設大旗,提出了以現在為基點,到2020年全國人均收入翻一番這一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三是高舉科學發展觀和環境大旗,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奮鬥目標;四是高舉廉政大旗,進一步從嚴治黨治政,高調和緊鑼密鼓反腐倡廉;五是高舉改革發展大旗,在各個方麵尋求改革和發展的新突破。十八大閉幕後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緊鑼密鼓到各地調研,尤其是新任總書記習近平首先出行深圳,重走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走過的路線,給了全國和全世界一個重要信號:新的領導集體將繼續堅持鄧小平改革開放的路線。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已經召開了十八次,而第十八次大會國內外的呼聲的高亢程度是少有的,被媒體稱為“全球最重要政治會議”。麵對全國全球對十八大召開的普遍讚譽,看到全國人民對十八召開的歡欣鼓舞,長期跟蹤思考探索中國改革發展曆程的我們,反倒有著許多冷靜和理性,更多思考的是“後十八大”麵臨著哪些嚴峻問題,又怎麼解決麵臨的嚴峻問題,從而確保十八大的宏偉藍圖順利實現。因此,在冷靜的思考中吟出了一首詞《滿江紅·後十八大之喜與憂》——小小紅船,南湖水,揚帆劈浪。
拯苦難,漫天星火,黨旗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