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地,宇宙變分明,人類頂天立地於天地之間。曆史的長河在前進,人類由原始社會進入遠古部落,從遠古部落到奴隸社會,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也在跟隨著變化。自從有了結繩記事,人類便創造了獨特的符號來記錄每件獨特的事情。
我們的老祖宗在遠古的時候並沒有姓氏,他們過著群居的生活,由於生產工具的進步,一個一個部落也漸漸形成,而每一個部落都有它獨特的稱謂,以示區別於其他部落,這就是姓氏的起源。
曆史到了今天,原有的百家姓已經不能囊括我國的所有姓氏,而百家姓中“趙錢孫李”的排行也不符合我國姓氏發展的現狀。據公安部統計,現今我國的十大姓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現狀如下:
1、李姓: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2、王姓:王姓是中國第二大姓,分布全國各地,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張姓:張姓是我國分布很廣、人口眾多的姓氏之一,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中國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
4、劉姓:劉姓分布極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5.38%,為中國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5、陳姓:陳姓是人口列全國第五位的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6、楊姓:楊姓為中國第六大姓氏,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布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
7、趙姓:趙姓是分布很廣、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為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8、黃姓:黃姓分布極為廣泛,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2.23%,在中國最多的十個姓中排第八位。黃姓主要集中於長江以南地區,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
9、周姓:周姓是當今常見姓氏之一,分布極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2.12%,在中國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
10、吳姓:吳姓是當今較常見姓氏,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位居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占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了解與我同姓的那些人,熟悉前輩的故事,追尋前輩的足跡,從前輩的經曆中學習經驗,你將會以屬於這個家族而感到無比自豪!
《與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李姓的起源、李姓的發展和變遷、李姓的分布、少數民族李姓、李姓郡望與堂號、李姓名勝古跡、李姓名人等。在編撰過程中,或許會出現遺漏現象,敬請諒解!
中華姓氏數以萬計,而姓氏,是家族的第一標誌。李姓作為現今中國第一大姓,人口占漢族的7.94%,加上少數民族的李姓人氏,已超過一億人口,李姓在國內分布極廣,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幾乎遍及全球。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則少於8%,尤其在東南沿海各省,比例僅在4%左右,在台灣排名第五位。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並排站在一起,能夠環繞地球一圈半。
在中國姓氏發展史中,李姓見諸史籍在周之後。《國語·鄭語》中的祝融之後八姓、《晉語四》中的黃帝之後十二姓、以及《左傳》所載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見有李姓。《姓解》也說:“周之前未見有李氏。”《史記》載:“自周有老聃,姓李。”此後李姓見載逐漸增多。
李姓起源於今河南鹿邑。鹿邑古稱苦縣,春秋時先屬陳國,後歸楚國,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即李姓始祖老子(李耳)的出生地。從遠祖皋陶到大唐脈裔是李姓由萌芽到壯大的曆程。李姓血脈中的12個政權(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58個帝王,無數將相名臣,是中國曆史上所建政權最多的姓氏。李姓為唐代國姓,唐以後蕃衍興旺,蔚為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