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姐妹(一)(1 / 2)

蔣氏不愧是族長夫人,曆練了幾年,說的話可謂是滴水不漏。而且一來就把這事給挑出來,也省得一會難得出門的關氏找理由先走了。

關氏微微一笑:“弟妹真是太客氣,隻是老太太生辰在即,我怎麼能在這時候從你這裏帶人走?雖說是暫時閑著了,可那會人多事雜,少不得還是離不了他們的。”

“也不說就讓她們跟著你走,隻不過是先讓姐姐認識一下,等這邊事情過了,就讓她們過去服伺姐姐去。”說著拍了拍手,那沉重的猩紅毛氈掀了開來,一個媳婦子帶著一溜四個齊斬斬差不多高矮的丫鬟走了進來,蔣氏指著她們一個個道:“這個叫綠萼,那個叫青梅,這個叫春花,那個叫秋月。”

月榮凝神一打量,見她們雖說沒有十分標致,可也個個眉目清明,妝扮樸素,舉止端莊,一看就是些伶俐能幹人兒。

這樣的人都能閑置出來沒地方用,誰信啊?!

那幾人都是事先吩咐好了的,聽得主母點名,對著關氏納頭便拜。後者隻得著虛扶了一把,淡淡地道:“弟妹一片好意,我要是一再推辭,豈不是寒了大家的心?你們也都起來吧,三太太既把你們都賞給了我,雖說我那邊如今大不如前了,可一口飯還是有得你們吃的。”

三房一開了頭,底下曾氏也立即道:“三弟妹倒是動作快,原本大家是過來商量老太太生辰的,你倒好,還忙著送人情去了。既這樣,幹脆大家都湊到一起吧,也省得一個個地送,姐姐還得分批調教。大哥在時,我們這些做弟弟的都多蒙他照拂,如今總算有機會可以還報一二,少不得我就是自己不用,也要給姐姐送幾個得用的人手過去的。”

說著竟不由分說,念了幾個名字,直管讓自己的媽媽去屋裏喊人來,四房的焦氏也說要送兩個來,都是廚藝上精通的,過來打打下手最是好。這關氏收了一,再不好推二,橫豎她們打定了主意,這人情是推不得的,就半推半就地應下了。隻月榮見人來了,裝作好奇的樣子,一個一個去問她們平時是做什麼職司的,問罷回過頭來對著曾氏道:“二嬸真是好周到,送來的都是會些文墨的,這下家裏的賬目倒是有人騰了。”“說到這裏難為情一笑,”嬸嬸們是不知道,母親這幾日叫我管賬,可把我頭疼得……隻不過這俗話說,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二嬸嬸雖說是幫了侄女兒一個大忙,可我臉皮厚,還得再向嬸娘討個不情之情。”

曾氏尚未來得及說話,蔣氏即笑道:“小丫頭年紀輕輕倒就知道討人情了,你且說說,你二嬸嬸最是大方慷慨,一說她準準的。”

“既如此,侄女兒先謝過嬸嬸啦。”月榮甜甜笑道,“我看大嬸嬸送來的人,個個手指如玉,光滑無繭,想來也是少做針線的,二嬸送來的,我剛剛問過了,於針線事上也是麻麻虎虎,三嬸已是送給我家四個了,多的我也不好意思同她討,四嬸家裏人口多,事情雜,我也不好同她多要,所以這人情也隻得向二嬸你來討,還望二嬸可憐可憐侄女兒,賞我一個針線上的人,眼看著這春天就要來了,也好給我趕兩件春裝出來穿。”

月榮話一落,關氏即斥道:“就你嘴巴多,好吃穿,天天心心念念就是沒衣服穿,不就是穿些舊衣衫麼?還委屈你啦?”說著看向曾氏,“你且莫理她,她就是給我慣的,什麼輕重都不知道了!”

曾氏隻經前些杜詵喪儀一事,就知道這杜家的十姑娘非是表麵那般看著好相與的,還道她是要跟自己討什麼人情,聽說隻是要個針線上人,忙道:“年輕的小姑娘家,有哪個是不愛俏的?莫說是一個針線上人,就是兩個三個也使得,不是我誇口,我房裏那幾個的針線活,放眼整個莊子,還沒有人能比得上。正好,他們這兩天也在趕春裝,榮姐兒自己去挑著看,覺著哪個好,就挑哪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