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跑酷團隊(1 / 2)

本來瑞絲打算帶這些跑酷運動員去一個比較高檔點的酒店,但是接到林飛的電話後,聽到林飛說隻要低檔的就好。

雖然瑞絲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還是照做了,而那些跑酷隊員們根本不知道其中的緣由,他們都是從苦孩子過來的,有的在村裏麵爬上跳躍被發現來到大城市,有的就是中等階層也沒住過五星級酒店。

所以對於瑞絲帶他們來的地方,一群年輕人毫不在意,反正能住就行,這次訓練可是機會。

尤其是那個大胡子的教練,更是看中這次機會,因為馬上要和法國隊員,馬上要在國內拿獎了。

對於法國隊員,大家更是看中,因為跑酷的起源,就是法國。

跑酷,作為一項新奇的戶外極限運動,現在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喜愛。

跑酷即為Parkour,跑酷是由一個叫Ymakasi的團隊所創造,大衛?貝爾是最具代表性的創始人之一。

關於跑酷的曆史需要提及兩個重要的人物:

20世紀初法國的體育教育專家及前海軍軍官喬治?赫伯特和大衛的父親雷蒙德?貝爾。

赫伯特在與法國海軍穿行非洲時,目睹了土著人驚人的運動能力,以及與周圍的環境的互動。

他所看到的土著人身體出色,靈活,敏捷,熟練,持久,耐力強,但是他們並沒有體育教練,隻是他們生活的天性。

這促使赫伯特發展了一種自然的技法,即僅僅依靠自身身體和其周邊環境來提高運動能力。

赫伯特說,體育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健康的,強壯的有益於社會的人。

他發展的這種整體培訓的方法強調人類身體和思想一致,克服障礙跑,跳,躍,走通過各個方向和攀爬。

他的成果有助於軍事障礙課程,至今仍然被法國軍事訓練所采用,通過這些活動,受訓人員不斷重複,戰勝他們的恐懼和身體弱點並獲得成功。這種訓練方式被稱之為:le parcours

大衛的父親雷蒙德十九歲的時候進入了巴黎特種消防部隊,專門應付最危險及最困難的拯救任務。

同時也是一個技能高超的和才華橫溢的運動員,憑著他的堅毅的決心及偉大的犧牲精神,成為那個時代青少年的英雄偶像。

大衛深受父親的影響,在十六歲時已輟學並開始尋找他的自由及訓練強健的體魄,父親非常熟悉赫伯特的培訓理念。

經常指導大衛,並把赫伯特的訓練理念傳遞給了自己的兒子,雷蒙德介紹大衛參與障礙訓練及赫伯特提出的自然訓練法,同時開始接受武術及體操訓練,進而將這些技術應用在實際環境中。

跑酷就是把整個城市當作一個大訓練場,一切欄杆、圍牆、屋頂都成為可以攀爬、穿越的對象,跑酷訓練者被稱為Traceur。

跑酷講究速度和實用性,Traceur隻能用本身的力量穿越任何障礙物或到達任意目的地。

簡單說跑酷就是2點之間隻走直線,用最快的方式從A點到達B點。

跑酷的實用性在於使人通過敏捷的運動來增強身心對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這點和武術類似。不同之處是武術模擬格鬥反擊,而跑酷模擬緊急脫逃。

跑酷不是街頭雜耍,不是特技,不是毫無目的地從高處跳下來,這些對跑酷來說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活動,跑酷有非常明確的目標性,目的性,即你要到達什麼地方。

空翻之於跑酷,空翻是跑酷中的一個訓練課程,可以提高對身體的控製能力和協調性,大衛本身就曾是軍隊的體操冠軍,每個跑酷訓練者基本都會訓練空翻,但是空翻算不上是跑酷的內容,僅僅是一項訓練課程,因為它不具備跑酷快速,實用,簡單的原則。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什麼叫做跑酷。

在這裏隻想把“跑酷”兩個字解釋為一項跨越障礙、追求身體移動完全自由的運動。

其中會有一些表演的成分,但與此同時跑酷又非常的實用。

比如說你想抄近路回家,但麵前有柵欄,有高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你就會輕鬆的跨越它們——這也就是跑酷的魅力所在。

每完成一個動作的喜悅與興奮都溢於言表,在那一刻你會覺得你無所不能。

讓每個人都成為成龍,那就是跑酷。

在開始練習跑酷後我發現跑酷運動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遠比我想象中的高,所以我在這裏有必要說一下我認為的跑酷運動對玩家的要求:

首先你不能太胖,因為這絕對會影響到你的身體靈活性,特別是在速降中你的腳踝、膝蓋會為你的體重付出額外的代價,而這類關節傷大多會比較嚴重,需要長時間的休養,這點我深有體會。關於速降的技巧和注意事項我會在後文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