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選將(2 / 2)

“皇上所言極是,王鐸確實毫無帶兵打仗的經驗,此次李順融反叛之事本應該可以消滅在萌芽啊。”盧攜權衡再三,起身請罪道:“微臣也有失察之責,不然豈能容李順融至今仍然逍遙法外。”

李庶擺手示意他坐下,道:“宦官控製神策軍為非作歹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了,此時隻不過是窮途末路罷了,因此,朕並不想追究誰的過失。”李庶的話令在座的官員們都心中輕鬆了起來,“李順融起兵造反,這件事本就是在朕的預料之中,倒是朝廷內外有不少人散布流言,栽贓誣陷,不勝枚舉,這樣的事情以後就不要太過重視了,任由那些魑魅魍魎鬧騰,也翻不出什麼花樣來。”

李蔚暗暗點頭,奏道:“皇上,李順融公開造反,竟然聯合神策軍攻打長安城,此次正是一舉解決這些隱患的大好時機,不若派出三千士兵先行出城迎敵,待到戰事穩定以後再做打算。”

戶部尚書李都此時卻皺起了眉頭,搖了搖頭,雖然不知兵法,但是他也有他的職責,道:“皇上,李順融不過是無皮之毛,朝廷應該快刀斬亂麻,一舉消滅這些叛逆。”他是戶部尚書,一邊將禁衛軍的軍費開支一一道來,補充道:“現在江南、河東戰事連連,若不盡快鏟除李順融一黨,那麼朝廷內憂外患不斷,若再有奸人散播謠言,蠱惑百姓,恐怕會造成更大的動亂,依微臣之見,不若立刻揀選一員大將統帥三軍,以吹枯拉朽之勢剪滅李順融,如此也能昭示大唐天威。”

其餘諸位官員也都讚同李都的建議,盧攜細細想過之後,也覺得此事尚可,也就不再多言,然而,在派誰領兵的問題上,眾人卻犯難了,因為宦官勢力根深蒂固,誰也不知道哪些將領是真心殺敵,萬一臨陣倒戈,眾人想想都心寒。

“皇上,微臣覺得可以派左監門衛大將軍王元義統帥三軍。”李蔚不緊不慢的開口,他是諫官出身,精於查人稟性,雖然王元義在官府裏沒有多大的名聲,但是李蔚卻很清楚王元義在禁軍中的威望。

盧攜奏道:“王元義官居大將軍,但是左監門衛上陣殺敵的經驗畢竟太少,王元義此人聲明不顯,估計也是個平庸之輩,若是讓王元義領軍的話,微臣終歸覺得不妥,畢竟剿滅李順融一戰是大唐目前最重要的戰事,若是由一個平庸之輩領導,未免太過兒戲。”

李都聞言起身想要說些什麼,剛剛站起身,就猛烈的咳嗽了起來,一時間頭暈眼花,無法自持,兩個宮女在李庶的示意下,連忙上前伺候,好半晌才讓李都平複過來。

李庶讚道:“李尚書勤勞政事,真是朝廷的忠良之臣啊。”

李都的年紀是眾位官員中年紀最大的,但是戶部是朝廷要害部門,雖然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仍然日日操勞著,所以在此緊急時刻,他也掙紮著要前來和同僚們共議國事。

李庶道:“李尚書不用多禮,坐著就好了,這裏並非朝會,諸位共商國事,不必太過拘束。”

李都感概的坐直身子,等到胸中的不適平複過後,苦笑道:“微臣真是不中用了,禦前失儀實在不該,看來以後就要靠諸位大人輔佐皇上了。”

李蔚安慰道:“李老尚書,朝中諸事可不能少了你啊。”

李都擺了擺手道:“叛臣李順融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諸位應該多想想怎麼剿滅叛軍,不用太在意老夫的身體。適才李公所言很有道理,皇上大可派遣王元義為帥,況且新晉的征服軍大將軍陳玄衣也是個驍勇善戰的大將之才,以王元義的大軍為主,由征服軍從旁輔助,微臣相信以兩位將領的征戰本領相互取長補短,定可確保此戰萬無一失,不知皇上和諸位同僚意下如何?”

李庶微微一笑,眉頭舒展開來,他親自創建的征服軍自然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鍛煉和立功,而目前雖然神策軍包括楊師立在內的幾位北司將領都很服眾,但是他們畢竟因為田令孜的關係在李庶的心中打下了一個大大的叉叉,王元義雖然是南衙的將領,但是李庶對南衙的禁軍也了解不是很多,他也不敢貿然就將全部的砝碼壓在這個沒見過麵的王元義身上,而陳玄衣是他親自任命的,雖然不知道他有幾份帶兵打仗的真本領,但是據唐潞傳來的報告,陳玄衣倒是把征服軍訓練的井井有條,這很讓李庶開心。

眾人見李都這個老臣提出了建議,又見皇上很是滿意的樣子,哪有不知機的道理,眾人都把李都大大的讚美奉承了一番,因此就定下王元義為主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