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生死相約的守望——蔣孝勇之妻方智怡(3)(1 / 2)

但是後來孫以桐離職,與他的朋友開了一些公司,最後被卷入“彰濱弊案”。由於他倆關係匪淺,孝勇也被連帶認為是幕後黑手。事實上,這個弊案雖確有“特權”介入,但是這些人並不如外界所想的那樣有權有力可以翻雲覆雨。

但在那時候,輿論、公信力以及蓄意的政治攻擊就足夠將一個逐漸失去力量的家族打擊到。“人走茶涼”的定律在這一次政權的角逐中又一次得到了體現。成王敗寇的是非觀,關注的隻是誰是勝利者。失去蔣家庇佑的孝勇,完全暴露在對手的打擊之下,是非不斷、紛爭不休,最後看盡各種醜態的他心灰意冷,背著家人悄悄地辦理了移民手續,準備遠赴加拿大。

這個時候的方智怡完全不知道孝勇的打算,因為孝勇平日從不跟她說這些,她也極少過問他的事業,但是雖然不說,其中原委她心裏還是明白的。方智怡是蔣家少有的會以強悍的姿態扞衛家族的媳婦,這次事件,她明白孝勇受了多少委屈,她也知道自己一定要站出來陪他一起度過這段難熬的時間。所以,當媒體帶著嘲諷和責問的洶湧而來時,方智怡勇敢地站出來,並做了積極的應對。她在采訪中表示,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有許多同學、同事、朋友、領導,但是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不一定和自己有關,自己也不可能全部了解。她認為因孫以桐的行為扯上孝勇實在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況且自孫以桐從孝勇身邊離開後,兩人就已經斷絕了同事關係,說孝勇是幕後黑手,隻是一種汙蔑性的謠言。

可是在那個時候,這樣的呼聲卻被當成了狡辯。就在方智怡為這件事絞盡腦汁的時候,孝勇忽然宣布,兩周內我們搬去加拿大。雖然最早提出移民的是方智怡,但是這時候忽然宣布移民計劃,還是讓一家人都傻了眼。但是孝勇向來都是考慮周密而言出必行的,於是方智怡驚訝過後,就開始以最快的時間收拾行李,著手了解加拿大一些事宜。

後來她跟孝勇溝通,才知道原來孝勇早就有此意願。

一是因為兒子的學業問題,不想繼續因為他們就讀“特殊”學校而被周遭的人孤立;另一方麵,恰好方智怡的姐夫張春望已經移居加拿大,孝勇看著機會正好,早就開始著手做這方麵的準備了。但是那個時候蔣經國身體不好,手上的事情全部交由蔣孝勇打理,既然蔣經國不允口,孝順的孝勇也就暫時打消了移民的念頭。而等到蔣經國過世,移民的時機也就成熟了,於是他先帶著全家去加拿大度假,然後在張春望的幫助下在加拿大設置了私人公司,然後返回台灣。1989年2月中,他接到了加拿大的移民通知書,離開的日子已近在眼前。

方智怡在舊曆年前,忍痛安排好怡興花苑的事務,在家忙著整理行囊,挑選新居用的家具,直到離開的前一日才匆匆趕到托兒所,在下課前與小朋友們告別,讓小朋友們乖乖聽阿姨們的話,然後強忍著回頭的衝動即刻離開。

1989年3月8日,中正機場的登機門,蔣孝勇一家四口,表情各有不同。蔣孝勇麵色輕鬆愉悅,孩子們有留戀和茫然,而方智怡更多的卻是不舍。但是該來的還是會來,隨著飛機的升空,送行的人們知道,他們真的離開了。

萬裏之外的新樂園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一家人終於抵達了蒙特利爾。他們一下飛機看到的便是一片冰雪晶瑩的世界。加拿大冬天很長,讓久居台北的孝勇一家極不習慣。加上他們買的房子位於一個山坡,除開百坪的室內麵積外,還有一個三百平的院子。這麼大的一個房子,這樣的的氣候環境,誰來做家務?由於方智怡在台北是完全十指不沾陽春水,所以除了簡單的家務,初到加拿大時下廚等複雜事務全是孝勇幹,但是在孝勇的教導和自己的鑽研下,方智怡很快燒出一手好菜。至於其他簡單的雜事則由全家分攤。

白天,他們外出采購,布置新居,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特別溫暖。等到家裏事務都安定了,孩子也都去上學了,兩個大人忽然感受到空虛的滋味。為了避免無聊,孝勇開始整理他父親和祖父的筆記。方智怡則在幫他整理的同時,也偶爾電話“遙控”下怡興幼稚園的事業進展。

轉眼間,冬去春來,日子在逐漸恢複生機的庭院中輾轉而過,加拿大的家庭花園儼然又成了另一個怡興花苑。

1990年,方智怡又得一子,取名友青,原本的平靜安逸的生活又一次被打破了,兩人又回到了忙亂而充實的時光。

就這樣,他們怡然自得地過了五年。1993年,蔣孝勇又一次收拾行囊,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舉家移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