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生死相約的守望——蔣孝勇之妻方智怡(1)(3 / 3)

對於求婚的隨意,蔣孝勇心裏自有盤算。他正色告訴家人,一定要先讀完學業,畢業後再迎娶方智怡,於是蔣家一等就是一年半。等待的日子總是漫長的,蔣孝勇心氣很高,心裏有著遠大的政治理想,方智怡也非常理解和支持他,兩人雖有小打鬧,卻從沒有紅過臉。蔣孝勇在學業完成之後,終於開始了人生中最關鍵的一次選擇。他告訴蔣經國,他準備好要結婚了。蔣經國本來就非常重視兒子與方智怡的事兒,還曾多次耳提麵命的教導孝勇如何處理其中利害關係。這時聽到兒子表態,立刻定了日子請秦孝儀前去方家說媒,隨後又去提親。

1973年7月23日,蔣孝勇和方智怡終於結束了他們長達五年的愛情長跑,共同攜手踏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們的婚禮風風光光地在士林宮邸歌堂舉行,采用基督儀式,簡單而隆重,並請來“宮廷牧師”周聯華主持儀式。雖然已經盡量地縮減規模,雙方家族仍有共四十多人前往觀禮。

當蔣孝勇又一次將戒指套上她的手指的時候,她體會到遲來的那份珍重。望著那雙飽含深情的眼睛,幸福感穿越漫長的時間呼嘯而來,瞬間淹沒了她。她的心隨著手上另一個人的溫度一起溫暖到滿溢,望著為她獻上誠摯祝福的人們,她體會到來自蔣家的誠摯心意。在那一刻,她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成為蔣家的一名好兒媳。

蔣家後院裏的小事

婚禮在早上十點舉行,精簡而隆重的儀式很快結束,真正的重頭戲這才開始。1972年蔣介石因心髒病發作而住進“榮總”,然後消息全無。由於長時間沒有消息,坊間流傳出各種版本的謠言,甚至有人說蔣介石已死。出於政治和身體原因,蔣介石依舊保持了沉默。蔣夫人雖身居官邸,卻仍然魄力不減,她立刻意識到,方智怡的這次婚禮一方麵是證明真相的機會,另一方麵還能給蔣介石“衝喜”-雖然蔣家整體思想上都被洋化,但是從骨子裏仍舊是敬重傳統的,特別是在結婚生子的大事上,蔣家與方家都一致地遵循了浙江的傳統風俗。在這種情況下,方智怡的婚禮便在常規的儀式流程上多加了一個“重頭戲”拜見“總統”,以此來表明老“總統”依然“政躬康泰”。

當蔣孝勇和方智怡在凱歌堂的儀式結束之後,兩人立刻趕往“榮總”六號病房,身著長袍馬褂的“蔣總統”已經與夫人一起坐在病房的內設餐廳裏等著他倆的到來了。

而方智怡這時則褪下了西式的婚紗,換上了紅色的旗袍和金線繡著龍鳳呈祥的喜服,頭發打成新娘發髻,烏黑油亮,襯得那圓圓的臉蛋越發貴氣端莊。別看妝容繁瑣,但方智怡換裝的速度幾乎是分秒必爭,原因無他-蔣先生身體狀況仍舊不好,不宜久坐。所以當兩人胸口別著紅花並肩踏進房間後,便立刻恭恭敬敬地對兩位老人行跪禮、奉茶,以表示孝敬和感恩,然後與二老合影留念。因為孝勇最得二老的喜愛,而方智怡又是二老既喜歡又看重的媳婦,因此二老與她非常親近,合影時蔣夫人還很熱情地握著方智怡的手,而蔣孝勇則戴著墨鏡,酷酷地站在蔣先生的左後方。

不知是因為方智怡的到來真的起到了“衝喜”的作用還是上天的有意安排,這一日蔣家可謂雙喜臨門。除了愛孫結婚,另外蔣孝武和汪長詩還得了一個兒子,取名友鬆。

一日間,人丁稀少的蔣家便多了兩個家人。蔣介石大悅,著夫人將此消息發往各大新聞媒體,第二天,兩人結婚的消息便席卷了整個台北。

由此不難發現,在蔣家的眾多兒媳裏麵,蔣方智怡毫無疑問是最得兩位老人喜愛的。蔣經國的其他兩個兒子的婚禮都是在國外低調舉行,隻有她的婚姻最水到渠成順心如意,得到眾人的祝福。

嫻靜的蟄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