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愛上你是條不歸路——蔣經國之女蔣孝章(3 / 3)

這些皆可在蔣經國撰寫的《宋父靈一月記》中找到記載。

其文對俞祖聲讚揚頗高。在此附上節選如下:

外孫祖聲是一天真、誠實而又聰明的孩子,在餘居喪期間,結夥其所寫初中畢業作文,題為“我的外祖父”,讀後很感安慰,文中說:“這位在我腦海中留有許多印象的人就是我的外祖父。我的外祖父總是遵循一條哲理,那就是往者已矣,把握現在,來者可追。他認為文明是在進步的,更重要的是他尊重列祖列宗所創造的曆史。……他不隻是我的外公,亦是我的好朋友,說真的,他真是我的一個十分親密的良伴。”此十四歲孩子,從其文中可知其何等有條理和熱情。祖聲曾有數次在慈湖侍奉外曾祖父一起聚餐散步,今日,父親在天有知,聞外曾孫已經長大並如此聰明,必甚安慰。

因為當年家裏反對蔣孝章嫁給俞揚和,幾個哥哥和她丈夫之間鬧得很不愉快,每每相逢,三兄弟都會舊事重提,蔣孝章不想丈夫孩子再受此氣,便極少回國。她自己受夠了被人隔離的溫室生活,因此希望給自己的孩子一個輕鬆寬闊的天地。於是無論母親在娘家如何呼喚,她都始終沒有回頭。蔣方良身體尚好的時候還常常過去探望自己的女兒,而等到蔣方良身體每況愈下,母女倆見麵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後來有了祖聲,蔣孝章更是專心當起了全職太太,甚至蔣經國兩次總統就職大典寄了機票要她回國,她也同樣回絕了。她說,她要照顧兒子,而且堅持不讓兒子在國內曝光。

蔣孝章每年總有兩三次帶著孩子回來探親,每次一兩個月,有時俞揚和也一道回來。但是他們從來都是悄悄來,悄悄走,不願張揚驚動親友。很難想象,當初那個錦衣玉食的大小姐就這麼靜靜地生活在眾人視線無法觸及的一塊地方。她甚至在美國也刻意隱姓埋名,切斷對外聯係的渠道,不對外接觸,甚至很少與鄰裏打招呼。於是,這麼多年來都沒有人知道她在美國到底過得好不好。

即便她極少回家,但對雙親卻是孝心不減。每逢秋冬之交,她就會在美國買些厚實的衣褲托人送到父母手上,或者是好吃的,或者是好玩的。而蔣經國對女兒也是疼愛依舊,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蔣經國漸漸地也能接納俞揚和並在暗中幫他了。

老而彌堅的親家關係

俞揚和的父親俞大維自從辭去“國防部長”這一職務之後,三十多年來都極少出現在媒體上,大多數人都已經淡忘了這個名字。但是圈內人都很尊敬他,因為他不僅是台灣政壇上的“七朝元老”,也是台灣最有學問的實幹型部長。

俞大維曾經擔任蔣經國的直屬長官,對蔣經國一向都極為關照,蔣經國也非常尊敬他。所以,即使當時因為蔣孝章的事情,蔣經國氣得掀了桌子,但是兩人依舊相交甚好。

1961年底,俞大維被診斷出頸項淋巴腺腫癌,必須到美國就醫,需要定期五年的追蹤檢查,才算痊愈。1963年蔣經國任副部長,俞大維也正開始頻繁地往返於美國與台灣之間,於是俞大維將手上的任務都交給蔣經國去完成。

1964年底,俞大維又一次病發,由於擔心自己身體狀況,他寫了辭呈,並向蔣介石推薦蔣經國繼任。蔣介石問詢原因的時候,俞大維說:“這一年多來,我為了檢查身體,2/3的時間都是請假在美國,事實上這一年國防部部務,以至到立法院接受質詢都是托請經國兄在偏勞,因此可以說,在此時此刻,由他來做隻有比我做,或者其他人做都適當。”

蔣介石聽後這才允口。

經過一番曲折後,俞大維的辭呈終於被批準,而蔣經國等一批新的血液也被填進政要中。也是從此刻起,蔣經國的政治舞台才總算是正式拉開帷幕。而俞大維也真的放任大權,從此遠退美國,不問政事。

1982年,蔣經國糖尿病發作,雖然國內有一個特立的醫療小組,但是依舊是以西醫的注射胰島素為控製方式。

而隨著時間推移,蔣經國的病情得到控製卻未根本好轉,他的臉開始出現水腫症狀。這時俞大維在自家妹妹那裏打聽到這種症狀是因為胰島素使用過久導致,有一位僑美中醫非常擅長治療此病症。於是俞大維找到了這位醫生,又特地帶他回台北來給蔣經國治療,最終痊愈。此事一時傳為美談。

蔣俞兩家的兩代人,可謂越打越親熱。因為蔣孝章離開蔣家非常早,蔣家彼時還處於極權盛世的時期,俞揚和的生意也由蔣家這邊托人扶持。而如今悠悠數十載過去,蔣家王朝已經沒落,曾經的紅顏也已遲暮,失去蔣家庇佑的她安穩地和自己的丈夫、公婆一起過著市井生活。雖然他們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是誰都相信,這一切就是她想要的,並且是她自己爭取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