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國際一流的科學家,李遠哲站在世界的高度,關心地球的命運和前途,考慮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1.科學無國界
李遠哲雖然醉心於他的科學研究事業,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但他絕不是一個隻會躲在象牙塔裏、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接觸過他的人都感到他極富正義感和責任心,待人熱情、誠懇、直率。他的知識層麵之廣,關心層麵之多,參與層麵之深是不多見的。
李遠哲認為科學家不但要管科學研究,還必須要有社會責任感。隨著社會曆史的發展,科學本質產生了很大變化,逐漸政治化、軍事化、秘密化、商業化,很多時候科技成果成了一個國家控製他國的工具和手段。居裏夫婦發現“鐳”以後,曾擔心有人會利用鐳製造具有毀滅性的戰爭武器,不幸的是他們的擔心不久之後即成為事實。所以,李遠哲認為科學家還應關注科學成果的應用,考慮科技給人類是帶來了好處還是災難。他堅決拒絕參與一切可能危害人類生存的秘密化、軍事化研究,不願接觸任何國家的軍事秘密。他拒絕參加美國裏根政府的“星際大戰”研究,認為不但如此,“星際大戰”的研究與發展隻會促進軍備的競賽,對美國的經濟、福利都有害,對人類也沒有好處。當一位來訪者問他:“您不同意科學家隻管躲在實驗室裏做研究,不管應用,或可以對社會發生的事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
“不,不同意!”李遠哲語氣堅決地回答,“科學家就像普通國民一樣,對整個社會的功能應該關心。因此我認為,科學家應對科學成果將帶給社會什麼好處或壞處,更加多談才對。”
1991年7月,李遠哲參加美國能源委員會的谘詢會議,其中有兩小時關於核武器的討論,他毅然離席,拒絕發表意見。他說:“一國的軍事機密往往與他國產生利益衝突,我寧願更廣闊、更遠地看世上的事。”
1986年獲諾貝爾獎以後,他在與人談話時說到他在物理化學的研究方麵已發表的180篇論文,沒有一篇是劃為機密的。他說:美國“現在軍方支持的研究占很多,這是十分遺憾的”。並對美國幾乎百分之五十的科技人力資源都用在軍事科技的研究上,表示十分擔心。
李遠哲關心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發展與文化進步,他曾分析說:“科技已變成一個社會的生產力和發展的決定因素,但過去三十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科技發展與西方的距離卻愈來愈大,影響所及不僅是科技的發展,而且是整個發展中國家的社會文化的變質與淪落。”
“但是像印度、中國大陸有那麼多的人口,有那麼多的物質資源,我總希望他們能夠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子。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才有希望。”
李遠哲認為,將來的世界,隻有國與國合作才能給人類帶來發展。他讚成“科學無國界”的觀點,科學研究麵對的是整個客觀世界,是探求客觀物質世界運動的規律,而這種規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他一直十分欽佩居裏夫人無私無我的高尚情操,居裏夫婦發現鐳、釙放射性元素後,堅持不申請專利,而把製鐳方法公開。居裏先生死後,居裏夫人把他們共同提煉出的價值超過100萬法郎的一克鐳贈送給了她的實驗室。她對一位女記者說:
“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應該因鐳致富。鐳是一種化學元素,它屬於全人類。”
這些都對李遠哲影響很深,他清楚地記得居裏夫人說過的一句話:“人類的知識屬於人類所有,我不想把我研究的成果當做自己一個人的私產。”
李遠哲經常在一些場合表明他的這種觀點:“科學是國際性的。”“不同國別的科學家在交談時,會有共同語言。”
“每個國家族裔在攜手並進的過程中,利益是一致的。”
“科學研究是為造福全人類的,並不宜局限於狹隘的民族主義或任何特定的範圍之中。”“人類積累的智慧應該由人類共享。”“種族語言不同當然會造成分歧,但現在生產力這麼強盛,製造出很多器具文化,是全世界共享的。”
“20世紀末期,人類創造出來很多東西,是我們祖先沒有的,我們都在共享。”
李遠哲同居裏夫人一樣具有“兼善天下”的思想境界,他認為,在這個世界上,不論是科技成果,還是經驗智慧,都沒有專利,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每一位科學家因為科學無國界。都應該為人類的和平、幸福貢獻出智慧和力量。
2.麵向未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工業化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到來,人類尤其是發達國家的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大幅度提高和改進,但是同時帶來的能源危機、人口危機、文化危機和生態環境惡化也日益嚴重。對此,身為科學家的李遠哲比一般人看得更清楚,認識得更透徹,考慮得更深遠。他沉重地說:“隨著人類社會對能源消耗的增加,我們逐漸地過度依賴地球上千萬年慢慢累積的石油、煤、天然氣等礦物燃料,除了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帶來的溫室效應、酸雨等問題外,在短短的二三百年內把地球上寶貴的礦物燃料揮霍殆盡,對我們的子子孫孫確實是很不負責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