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論功行賞(1 / 3)

2006年9月26日下午,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以多數票通過安倍晉三為新的首相。細心的《每日新聞》記者發現,這一天的安倍晉三在走進首相官邸時向記者們邊走邊舉起右手打招呼的方式,也與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惟妙惟肖。因為從前曆代的日本首相,都主要是以微微鞠躬點頭的方式向記者們打招呼。安倍晉三是小泉民族主義政治劇場上的最大既得利益者,自然有許多地方會去模仿小泉純一郎。然而,作為新一屆的政府首腦,為了向日本社會證明自己的能力,確立自己的權威,安倍晉三卻不能隻走前政權的老路,而必須拿出超越前政權的新政策和新思想。

自民黨內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美談:當年田中角榮當選為首相後,有記者質問他:“作為前首相佐藤榮作手下的自民黨幹事長,你上台後會與前首相有什麼不同呢?”田中角榮回答說:“即使生活在同一家庭中,當一家的錢包(管理權)從父親轉交給兒子時,錢的用法也會自然發生改變。這是一個不言而喻的道理。”田中角榮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政治家,他常常利用一般市民也能理解的語言解說政治,包括這種新的政權必須拿出新政策和新思考的思想,都給自民黨和日本政界留下了很深的影響。

田中角榮任首相時,曾經為自民黨定下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成為自民黨總裁和日本政府首相的最低條件為:曆任自民黨的幹事長、總務會長和政務調查會長三個最高職位中包括幹事長在內的兩個以上職務;曆任內閣的大藏(現稱財務)大臣、外務大臣、通產(現稱經濟產業)大臣等三個最重要的閣僚中的其中兩個以上職務。因為沒有經曆這些職位,就難以具有管理政府、運營政治的能力。日本戰後曆史上,除了特殊時期的鈴木善幸、宇野宗佑、海部俊樹、小泉純一郎之外,曆代自民黨出身的首相都具備了田中角榮所說的條件。

安倍晉三雖有幹事長的經驗,但是因為參與國家政治的時間隻有13年,不僅沒有擔任過其他自民黨內的職務,也沒有擔任過三個大臣職務中的任何一個。所以,安倍晉三即使當了首相,也不可能馬上精通所有的政策。但是一旦上任,就有許多小泉政權遺留下來的,或者沒有處理徹底的重要問題等著他做出判斷,例如亞洲外交、教育方針、經濟發展,等。很明顯,安倍晉三必須依靠許多人的智慧和工作才能渡過這些難關。同時,作為第一位戰後出生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如何繼承日本戰後的政治遺產,或者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政治新局麵呢?因此,安倍新自民黨中央和安倍新政權的人事安排,也備受日本社會關注。

日本自民黨政權的人事權,包括任命自民黨中央幹部會和內閣閣僚兩個方麵。從理論上來講,自民黨中央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政府各部門的大臣、副大臣、政務官都可以由新總裁、新首相決定。但是因為地位與負責輕重的不同,在人事安排方麵,人們將目光集中在了5個自民黨的職務和17位閣僚上。自民黨的5個職務包括幹事長、總務會長、政務調查會長、幹事長代理和國會對策委員長;內閣中17個閣僚為:內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法務大臣、財務大臣、總務大臣、經濟產業大臣、文部科學大臣、厚生勞動大臣、農林水產大臣、國土交通大臣、環境大臣、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防衛廳長官(2007年起改為防衛省大臣)以及分別擔任金融問題、經濟財政政策、行政改革問題、衝繩及北方領土的4名特命全權內閣大臣。

為了保持與公明黨的合作關係,自民黨一般都會在內閣中留出一個對政治格局不會發生重大影響的閣僚位置給公明黨。小泉內閣送給公明黨的是厚生勞動大臣職位。而此次,因為公明黨決定派出中央幹事長冬柴鐵三入閣,所以安倍晉三給公明黨留下了負責道路建設、交通安全,以及與國家安全和領土防衛也有密切關係的國土交通大臣的位置。另外,為了給日本社會造成一個透明內閣的形象,一般內閣中還會有學界和經濟界人士。這次,安倍晉三選擇了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的女教授大田弘子為無任所的經濟財政特命全權大臣;起用了日本有名的智庫,尤其是在經濟問題上出名的大和綜合研究所的前理事長的場順三(時年72歲)為官房副長官;留下了一直負責“解救被北朝鮮綁架日本國民問題對策”的前內閣官房參為首相輔佐官。除此以外,安倍晉三將其他所有的職務都用作了自己調動自民黨內力量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