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今人隻知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前身是一方仙石,卻不知這頑石也分陰陽,陽元石化作了蓋世的須眉英雄,陰元石卻育就一位無雙的巾幗佳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咱們還是從頭說起。
眾所周知,宇宙沒有開辟的時候隻是一片混沌,後經盤古大仙以絕大偉力開天辟地才有了四方奇幻世界。孕育大聖的這方奇石正是天地開辟之初的一絲清氣所化,故又稱作天地原石。原石久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自然而然體分陰陽,南麵向陽者即是孕育美猴王的陽元石,北麵背陰的則是陰元石。
天長時久,原石通靈,陰陽元石分別感孕仙胎。不知何年何月,陽元石轟然崩裂,產出一個石猴,後來成就一位鬧天闖地的美猴王。這下倒好,這石猴降生之時,聲震千裏,驚天動地,將一座大好的花果山峰頂化作廢墟。此時陰胎尚未孕育完全,形貌已具,隻是差些時候,滾落在廢山石之中,被土石掩埋,不見天日。
此後石猴在仙師洞府修道長生,法力通天,瀟灑自在,可惜這陰胎卻被埋在亂石堆中,無人問津,不知日月之長,不明分秒之短。
一日,西方佛國國主釋迦牟尼心血來潮,預見東方道教有興盛之象,對佛家前程深感憂慮,叫來諸天佛祖菩薩金剛比丘等眾,商議對策。
羅睺羅拜佛祖為師,深受器重。據傳他是佛祖的私生子,相貌和佛祖相仿,肥頭大耳,隻是多了些許凶態,聽了佛祖講述完利害,立時上前拜道:“東方天庭都是些無能之輩,依我看,管他什麼玉帝王母,隻管打殺得了。咱們諸天神佛,哪個不是法力無邊,還怕他們不成!”
燃燈古佛成佛極早,和東方道祖太上老君交情深厚,對道家各派知之甚深。雖然道不相同,但是萬法皆有相通之處,兩人亦師亦友,時常來往,交流心得,燃燈對道家理法實是一分不認同,九分的欽服。後來釋迦牟尼成佛,燃燈被迫讓位於他,做了佛庭的過去佛。釋迦牟尼稱為現在佛,成佛時日晚,彼時東方三清四禦等大能已經絕跡世間,況且道家修的是清靜無為,不喜歡顯山漏水,故而釋迦牟尼以為天下之大,已然沒有可以與自己匹敵之神仙,對羅睺羅的話倒有幾分讚同。
燃燈古佛也不欲說破,然而身為舊日佛祖,也要稍微暗示一二。他見諸佛羅漢都不言語,一捋白須,微啟朱唇,聲音清亮:“羅睺羅休要激動,不為事嗔,不以物喜,方能修心。”
羅睺羅身為佛子,不懼怕其他神佛,唯獨燃燈佛法高深,連釋迦牟尼自己都要敬讓一二,他自然更不敢胡鬧,聽了燃燈的教訓,唯唯諾諾,收斂惡相,端坐在自己的台位之上,禮敬有加。
燃燈見他如此,微微點頭,繼續說道:“玉帝王母之徒,不過是跳梁小醜,不足為慮,然則東方強者眾多,且大都在神洞仙府之中潛修,不顯跡世間。以我之見,咱們隻能智取不能力敵,貧僧垂垂老矣,腦袋不靈光嘍,還得靠你們這些年輕人出謀劃策。”言罷,閉目塞聽,修真養性。
這如來佛祖正滿心希望眾佛支持羅睺羅的意見,聽了燃燈之言,不禁凜然,如醍醐灌頂,自己平素智珠圓潤,不知今日怎麼大意,暗暗寧性消魔,口中卻道:“古佛之言正合我意,不知道哪位神佛有妙計良策,說來聽聽。”
諸佛菩薩都是常年修行,追求的是長生不滅,不善計謀,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隻有一個智慧佛頗有心機,乃是投機取巧,旁門成佛,眼珠一轉,肥臉一搖就有了計策,當下說道:“諸位聽我道來。上古之時,人與禽獸無二。****禽魚,皆因有善惡業緣而往複輪回。後有大能脫凡超俗,始登極樂,從此世間才流傳下種種法門,修身養性,世人得以免受輪回之苦。世人不論學佛學道,圖的不過是青春永駐,長生不死,如今的東方神聖,強者潛修不世出,無能之輩稱帝做祖,世間流傳的不過是粗鄙之術,難登大雅。況且東方道術,不過是小道爾,我佛法源遠流長,無邊無涯,如同大海須彌,隻要將我佛法精要典藏略傳予東方蠻夷一二,何懼他道家與我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