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和林嘉雨二個小孩伏在大水缸沿上,看得出奇。來回穿梭的泥鰍把兩個小孩的水中倒影時而變形,時而搗碎。兩個小孩象在看動畫的哈哈鏡。
高風拿起林嘉雨的蝴蝶小辮子對著影子晃晃,林嘉雨也不甘落後伸手扯扯高風的耳朵。
高風看到林嘉雨竟也這樣玩劣,伸手往大缸裏用力的攪動正在戲遊的泥鰍。泥鰍受到外力的搗亂,大家相互拍打起來,林嘉雨還沒反應過來,伏在缸沿看得正起勁,濺得滿臉都是水。高風卻跑得比兔子不快。
林嘉雨遭了戲弄,心裏委屈竟哭了起來。
高風的奶奶聽到嘉雨的哭聲從裏出來訓了高風一通:“怎麼風兒?你又欺負妹妹了。泥鰍有什麼好玩?”
奶奶一邊訓高風,一邊又走過去幫嘉雨擦去臉上的水並安慰說:“別哭!奶奶晚上煎泥鰍就給雨雨吃?不給哥哥吃。”
在這個院子裏兩家人就象是一家人,特別是有這樣一位慈祥的奶奶,不管有什麼吃的兩個小孩都是少不了。兩個小孩在一起總是相互賽掐。
說起來他們兩個又都是知青的小孩,兩人的感情在父母的影響下又是更進一層。
高風的母親是SH知青,而林嘉雨的父親是SH知青,本來二個人的父母是一對戀人,但是在現實中陰差陽錯沒有走到一起都與白湖村的男女結了婚。
對於大城市十八九歲的年輕人要在這樣偏僻的小山村生活下去,顯然要麵對的日常生活就是一個嚴峻考驗。要在這裏生活下去,這兩位知青的這種選擇不是完美的理想,卻是現實生活的需要,誰也無法怪誰。
沒有經過生活的曆煉,以前在學校、在家裏確實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漿油瓶子倒了也不扶跨步就過的人到農村還真不知會幹些什麼活。
在城裏的時候嘴裏調子唱得比天還高,喊得響徹寰宇。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戰天鬥地煉紅心,排除萬難幹革命。”
“向荒山要糧,要河水讓路。”
“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
可是一到農村心裏卻完全茫然,不要說戰天鬥地,就是自己的生活都不知怎樣才能過下去,也讓許多知青鬧出了不少笑話。當然高風的母親和林嘉雨的父親也不例外。
高風的母親葉雅梅從來沒有煮過飯,看到鍋裏煮飯的水已經開了,氣泡不斷得從鍋蓋和鍋的縫隙中冒出來,以為鍋蓋壓得不嚴趕緊用雙手死死壓住,但是氣泡還是不斷從鍋裏冒出來,甚至更多了。
葉雅梅累得大汗直流,可是氣冒得越來越急,以為鍋就要爆炸了嚇得直哭。
高風的奶奶聽到葉雅梅的哭聲,趕緊走了過來挪開葉雅梅的雙手揭開鍋蓋。
看著鍋裏的氣泡慢慢縮了下去,奶奶和葉雅梅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從此葉雅梅不知怎麼揭鍋蓋的笑話也不經意在村子裏流傳開了。就是葉雅梅自己回城裏去了,兒子高風在這裏也繼承了“怎麼揭鍋”的外號。
那個時候物資極其匱乏,大家都缺衣少糧。對於這些正是長身體的人來說,又是特別容易餓。
林嘉雨的父親林偉民看到一塊菜地上種的煙葉,綠油油還真讓人喜歡,林偉民也不知這是煙葉不能炒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