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R字號刑警(2 / 3)

地球上的人口日益增多,便不得不講求效率。如果降低生活水準,這個星球尚可維持二十億、三十億甚至是五十億人口的生存。然而,當人口膨脹到八十億時,大家便隻有處於半饑餓狀態了。無可避免的,人類文明必須改頭換麵。尤其是當外世界(一千年前,它們還隻是地球的殖民地)已經極其認真的采取限製外來移民的措施時,人類的文明就非要有一場激烈而斷然的變革不可了。

激烈變革的結果便是城市的誕生。在最近一千多年來的地球曆史中,這些城市隨著變革而逐漸成形。龐大的規模意味著效率。即使是在中古時期,人類也已明白這個道理,也許他們隻是不知不覺而已。家庭工業被大工廠取代,大工廠又被洲際工業取代。

想想看,十萬個家庭分住十萬幢房屋,或是一個有十萬單位的住區?每個家庭擁有一套膠卷書,或是一個住區擁有一套膠卷書?每戶人家各自擁有一套電視錄放映機,或是中央係統的電視錄放映設備?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你就會明白何者效率低了。

同樣的道理,一再重複製造廚房與浴室不但浪費而且愚蠢,遠不如城市文明中的地區餐廳與個人私用間,把效率發揮到極致。

於是,地球上的村莊、城鎮以及所謂的“城市”逐漸死亡,並且被真正的城市吞。

即使早期,在核武戰爭的威脅下,這種趨勢也隻是減慢了腳步,但並未停止。一直到力場防護罩發明之後,它更是來勢洶洶,難以阻擋了。

城市文明意味著將食物做最適當的分配,大量使用酵母或水栽法。紐約市麵積有五千平方公裏,根據上一次的人口調查,紐約市內的人口超過兩千萬。地球上約有八百個城市,每個城市的平均人口是一千萬。

每個城市都是半自治的單位,在經濟上完全獨立,自給自足。它可以把建頂端包起來,可以把四周圍住,也可以往地底下鑽。它成為一座鋼穴,一座巨型的、自給自足的鋼筋水泥洞穴。

它的結構非常科學。大規模的行政單位辦公區位於中央,而龐雜的居住區方位經過精心設計,另外有縱橫交錯的高速路帶與平速路帶穿梭其間。市區邊緣則是工廠、水栽植物、酵母培育槽以及發電廠。在這紊亂的體係中,還有自來水管、地下排水管、學校、監獄、商店、能源輸送線及通訊係統。

毫無疑問的,城市代表了人類征服環境的極致。人類征服環境的極致表現不在太空旅行、不在殖民到如今以傲慢自大獨立自主的那五十個殖民世界,在於城市。

地球上的人,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人住在城市外麵了。城市外就是荒野、開闊的天空,少有人能平靜自在的麵對這種環境的。當然,保留土地是必要的。它提供人所必須的水,提供人製造塑膠和培育酵母所需的基礎原料媒和木材。(石油早已沒有了,富於油質的酵母成為差強人意的替代品。)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土地裏仍然蘊藏著礦物,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仍然被用來種植糧食、養殖牲口。雖然土地的生產效率不高,不過牛肉、豬肉及穀物等高價位產品仍有市場,這些產品甚至還能出口外銷。

經營礦物和牧場、開發農場以及引水灌溉等,需要的人力並不多。這一切工作隻需遠距離監控即可。在這方麵,機器人能做的工作比人更多,而要求卻更少。

機器人!這真是天大的諷刺。最先發明正電子腦的是地球人,最先利用機器人來從事工作的也是地球人。這些東西並不是最早出現在外世界的。然而,外世界的態度,卻總是把機器人當成是他們的文明產物一樣。

無可諱言的,機器人在經濟上達到最高度的利用,其成果是展現在外世界。而地球上,機器人一向隻被用來從事開礦及農耕工作。直到二十五年前,在外世界人的催促激勵下,機器人才逐漸滲透到城市裏來。

城市是很不錯的。除了中古主義者,誰都明白城市是無可取代的。沒有合理了代替品。唯一的難題是,它們不會永遠這麼好。地球上的人口還在不斷的增加。總有一天,即使所有的城市竭盡功能,也無法讓每個人所獲得的熱量維持生存的最低標準。

而且,因為有外世界人存在,所以情況更糟。這些早期由地球殖民出去的後裔,住在人口稀少、機器人橫行的外太空世界裏,享受著奢侈的生活。他們為了確保自己那個空曠寬敞的世界,不但降低了出生率,而且還拒絕接受麵臨人口壓力的地球人向當地移民。而這個太空城到了!

貝萊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已抵達紐華克區。如果他再不起身,那麼他就會進入南方的特頓區,穿過那熱烘烘的、彌漫著黴味的酵母培育區中心。

這隻是測定的時間問題而已。走下螺旋坡道需要這麼多時間,擠過站在下層那些怨聲不斷的人群需要這麼多時間,急步走過欄杆通過出口需要這麼多時間,跳上減速路帶需要這麼多時間。

經過這些關卡之後,貝萊準確的站在固定平台的出口處。他從來不刻意去計算自己步伐的快慢。如果他這麼做,很可能反而失誤。

貝萊站在固定平台上,發現自己處於一種很奇怪的半孤立狀態。平台上隻有他和一名警察。除了高速路帶飛馳的咻咻聲,這兒悄無聲息,安靜的令人不舒服。

警察朝他走來,貝萊很不耐煩的亮了一下警徽。警察舉手準他通過。

通過狹窄,忽左忽右的急轉了三、四次。這種設計顯然是有目的的。地球人的暴動群眾無法很順利的聚集在通道裏,也無法發動直接的攻擊。

貝萊很感激對方安排他以這種方式來會見他的搭檔。他毋需進入太空城。雖然入境的健康檢查手續是客氣有禮的出了名,但他卻一點也不想接受這種檢查在通往紐約城外。

曠野區與太空城圓頂建區的方向有幾道門,門上標明了出口處字樣。有個外世界人站在那兒。他身著地球人服裝,長褲的腰部非常合身,褲管下半截很寬,沿著兩側縫合處各鑲有一條彩色飾帶。他的上身是一件普通的混紡襯衫,敞領、前襟有拉、袖口有摺邊。然而他是個外世界人。他站在那兒的樣子有點特別。他昂揚下巴,顴骨高聳的寬臉上有冷靜而漠然的線條。他銅色的短發一絲不苟的梳往腦後,沒有分線。這種種,都讓他跟土生土長的地球人截然不同。

貝萊木然的向他走去,以平板的語調說:“我是紐約市警察局便衣刑警,人,伊利亞·貝萊,C五級。”他出示證件,繼續說道:“我奉命來見R·丹尼爾·奧利瓦,會合地點在太空城入口處。”他看看手表,“我早到了一點。能否請你通報一下我已經到了?”

貝萊心裏一陣冷嘶嘶。他對地球上的機器人多少已經習慣了,但外世界的機器人應該會不一樣。他以前從沒見過外世界的機器人,不過他聽說流傳在地球人之間的傳言。

他們經常私下討論,在遙遠的、閃閃發光的外世界裏,那些像超人一樣工作的機器人體型有多魁梧,數目龐大的有多嚇人。貝萊發覺自己的牙齒似乎在嘎嘎響。

那個很有禮貌的聽他說話的外世界人開口了。“不必了,”他說:“我一直在等你。”

貝萊的手不由自主的舉起來,又頹然垂了下去。他的長下巴也垂下來了,顯得更長。他沒有說話。他所要說的話都凍結了。

那個外世界人繼續說道:“我應該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就是R·丹尼爾·奧利瓦。”

“是嗎?我有沒有聽錯?”貝萊說:“你名字的第一個簡稱?”

“沒錯。我是機器人。他們沒有告訴你嗎?”

“他們告訴我了。”貝萊舉起汗濕的手去摸頭發,多此一舉的把頭發撥向腦後。

接著他伸出手來。“很抱歉,奧利瓦先生,我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你好。我是伊利亞·貝萊,你的搭檔。”

“你好。”這個機器人伸手握住他,很自然地加強力道,讓手掌傳達出一種令人舒服的友誼接觸,然後減輕握力。“我感覺出你有不安的反應。我可以要求你跟我坦誠相處嗎?像我們這種合作關係,最好是先把所有的事都攤開來讓彼此了解。在我們世界的習慣是,工作夥伴彼此以名字相稱,顯得親切一點。我相信這不會違反你們的習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