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滿臉驚恐,連連道歉:“壯士,實乃無心之失,請壯士恕罪。”白展堂忙上前勸解:“壯士,看這書生文質彬彬,定非故意,您大人大量,莫與他一般見識。”
大漢不依不饒:“你是誰?敢管本大爺閑事?”白展堂賠笑:“在下乃同福客棧跑堂,今日壯士若有損失,算在在下身上,請壯士消消氣,進店喝杯酒,吃頓飯,如何?”
大漢臉色稍緩:“哼,看在你懂事份上,本大爺暫放過這書生。不過,這頓飯你得好好招待。”
白展堂連連點頭,引大漢進店安排坐下,又吩咐廚房加菜。周逸一旁觀之,暗佩白展堂處事圓滑。
周逸酒足飯飽,悠然回守一道堂。他實乃來自遙遠藍星之穿越者,莊周夢蝶,真意難明。
周逸前世於道教學院研學,畢業後遊曆途中因見義勇為失足墜崖,竟穿越至九州大陸。八歲時覺醒前世記憶,恰逢祖父離世,他悲痛昏厥,醒來後便徹底掌控此身。周逸變賣家產為祖父操辦葬禮,而後開始流浪乞討。
聽聞路人談論,知曉身處武皇朝並立的九州,前世江湖門派皆存於此。“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之念浮現腦海,他對這個世界的規則秩序有了初步的思考與警覺。
起初,周逸在路旁擺攤,憑借前世道教學院所學為人卜算命運,可因年幼,無人信服,生意慘淡,常食不果腹,幾近餓死。
江湖傳聞大元境內棋盤山將舉辦揚刀大會,有江湖人想知曉屠龍刀歸屬,又想試探周逸卦術,前來求卦。
周逸神色平靜道:“此卦需十兩黃金卦金。”江湖人質疑:“你卦術未知,便要重金,難以讓人相信。”
恰逢一位十八九歲盲眼少年帶數名仆人前來。少年氣質高雅,雖目盲卻不失風度。
少年聞聲勸解:“我願做和事佬,這十兩黃金卦金,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支付,聽聞武當派人參與揚刀大會,不知能否一同算之。”
周逸打量少年,見其額頭寬滿,下巴圓潤,雖盲卻有隱然神采,細察後推斷少年並非先天失明,而是受驚與外傷致使瘀血積於頭部,壓迫神經脈絡才目不能視。周逸心想有人付金便可,便當即起卦。
周逸看卦象後笑道:“屠龍有兆引災殃,血雨將臨亂八方。獅王持刃風波起,俞俠蒙冤臥榻傷。卦象幽微天數定,江湖暗湧禍機藏。且觀後事如何轉,留待傳奇話冷霜。”
周圍懂詩之人皆嘩然,言其信口胡言、嘩眾取寵。周逸對眾人議論視若無睹,對瞎眼少年沉凝道:“我觀大哥麵相,生於富貴之家,且眼疾可愈。我可為大哥薦數法,成否全憑大哥造化。”
言北宋道家逍遙派醫術卓絕可換眼,神照經亦可療愈。少年緩聲道:“失禮,尚未自報家門。免貴姓花,行七。”
周逸微笑道:“可是花家七公子花滿樓?”花滿樓點頭應許。二人遂尋靜處,促膝長談。
白駒過隙,月餘後諸事皆如周逸所言應驗。周逸收花滿樓卦金,抵七俠鎮,於尚儒客棧(同福客棧前身)對街置店鋪宅邸,取名“守一”,源出道家思想。
“守一”如老子所雲“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意抱持身心一處,使精神內守,不為外物擾,乃道家修身立命要旨,堅守正道,心無旁騖。
此後,周逸購道家典籍、練氣功法與基礎劍法,耗銀五兩,心痛不已。時光匆匆,十年轉瞬即逝,其間花滿樓數次造訪。
此十年間,周逸依前世網絡玄幻修真理論,佐以道家典籍,創玄清聖功修煉功法。
此功乃周逸參透天地自然、生死輪回、陰陽五行所得,其日夜苦修,深研道家《道德經》《南華經》《衝虛經》《黃庭經》等典籍。
默寫前世道家經書如《陰符經》《太乙金華宗旨》《文始真解》《抱樸子》等並常研讀,且觀察天地之象,洞悉山川之靈,體悟日月之變,以自身感悟為基,融合道家養生吐納、導引之術與對自然之力領悟而成。
玄清聖功分三層,首納氣歸真,次陰陽輪轉,終五行鑄體,另有六法,即純陽護體、純陽神焰、太極乾坤勁、八卦遊龍步、禦(馭)物、武器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