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老牛商道(13)(1 / 3)

總裁辦公室主任王永紅是這樣描述令她最難忘的一幕的:“有一天,情況危急,牛總打電話讓我迅速趕到北京,到京的時候,牛總站在一座大橋下等我,當時刮著大風,牛總渾身是土,被大風吹得有點兒站立不穩,我當時想,如果這時候衝出一個歹徒來,那我們的牛總就永遠回不去了。一會兒,中央電視台的郭振璽也來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一個年產值近百億公司的老總,居然被人整到這麼淒慘的地步。”

郭振璽是中央電視台廣經中心副主任兼廣告部主任,中國電視媒體廣告營銷的領軍人物,引領中國電視媒體廣告經營進入全麵營銷時代,作為央視廣告營銷的掌舵人,郭振璽率領央視廣告部激情團隊開創了中國媒體廣告的新紀元。這位讓央視廣告部“以客戶為中心”、傳輸“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信念的“央視金庫看門人”,曾對牛根生調侃說:“如果你30年前做了蒙牛,我也不至於長成如此不夠標準的山東大漢。”

中國乳業的高速成長,是與央視的品牌傳播效應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在蒙牛遭遇匿名投毒事件這段最危難的日子裏,郭振璽四處奔走,為蒙牛化解危機提供了一切可能的幫助。他說過“要以客戶為中心”,他也是這麼做的。在蒙牛的生死關頭,郭振璽與蒙牛的高層領導們站在了同一陣線上,他給蒙牛公司領導發過這樣的一條短信:“無論風浪再大,央視與蒙牛一起向前!”正是這樣一條短信,讓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內蒙古漢子淚落滿襟,《蒙牛內幕》裏說了這樣一個細節,“天天衝殺在第一線的先紅,心裏頓時一熱,他當即把這條短信念給牛總聽,話音未落,陡然變聲;牛總看時,先紅強忍淚眼,一動不動……兩人半晌無語,牛總拉了一條毛巾遞過去……這一遞不要緊,淚水奪眶而出,先紅號啕大哭……”

細致入微的應對工作,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團結一心的領導班子,再加上央視的鼎力相助,對於蒙牛而言,再大的風浪也會過去,風雨之後方可見彩虹的絢爛,蒙牛絕不會成為那隻看著希望死去的駱駝。

51.給總理的信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生死一線,不妨一搏。輸了,情況也差不到哪去,如果贏了,那就是絕地反擊,力挽狂瀾。“總理沒有忘記蒙牛,蒙牛人更不能放棄自己。”蒙牛在死亡的邊緣再次看到了生存的希望,總理的關心讓蒙牛人如沐春風,絕處逢生。

蒙牛在匿名投毒事件的影響下風雨飄搖,一大批喜愛蒙牛奶製品的消費者由於聽信了無處不在的謠言,開始排斥蒙牛產品,各地經銷商紛紛提出退貨要求,這無疑對蒙牛是個致命的打擊。個別地方政府的過激反應,少數大眾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助長了恐嚇分子及其幕後操控者的囂張氣焰,揚言要徹底擊垮蒙牛,將蒙牛從中國奶製品行業中除名。蒙牛的出路在哪裏?牛根生的明天會怎樣?牛根生寫下遺囑上戰場:“我願馬革裹屍還”,是一種悲壯,何嚐不是一種淒涼?

除了在各地商場超市中懸賞捉拿非法傳播者的無奈之舉,牛根生怎樣才能扶起蒙牛這座將傾的大廈?膽大包天的恐嚇分子一次又一次地在全國各地發送匿名恐嚇信件,地方政府一波又一波地出現過激反應。任何一個地方政府出台的禁售文件,所產生的震蕩波輻射全國!這是應該的嗎?難道隻有這樣一種選擇嗎?危急關頭,牛根生想起了一直在關心著蒙牛成長,關心著西部百萬奶農生計,關心著中國奶製品行業發展的人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生死一線,不妨一搏。輸了,情況也差不到哪去,如果贏了,那就是絕地反擊,力挽狂瀾。於是牛根生提筆寫長信向共和國總理溫家寶尋求幫助。國家總理,日理萬機,千頭萬緒中能顧得上過問一個企業的事嗎?要是換了別人結果還真不好說,然而,牛根生有自信的資本:2004年1月,牛根生應邀參加了有關部門在京召開的“政府工作報告意見征求會”,和蒙牛一起參加會議的共有12家企業,蒙牛更是成為同時兼有4個代表性的企業(少數民族地區企業的惟一代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惟一代表,食品行業的惟一代表,民營合資企業的惟一代表),溫家寶總理在會上對“三農問題”表現出來的殷切關注給牛根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理不會看著蒙牛受難、奶農遭殃而不管不問的。”從牛根生當時的這句話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老牛對總理的信任。可是如果這封信到不了總理的手中怎麼辦?如果這封信中途就被手眼通天的匿名投毒事件的幕後黑手給截下了怎麼辦?當時有人建議,如果事情不成,牛根生就躺在中南海的正門好了。

2004年3月30日,牛根生滿心期待地給總理發信。僅僅三天之後的4月2日,就從中央傳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一4月1日,敬愛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於這次匿名投毒事件的處理批複出現在了國務院的《昨日要情》中:“此事需要妥善處理,以維護企業和消費者正當利益,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原來,總理時刻惦記著蒙牛的發展情況!時刻惦記著西部的百萬奶農!時刻惦記著億萬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從此以後,蒙牛的每一個員工都記住了一個詞“人民的好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