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孫子兵法”精華解讀(22)(1 / 2)

孫子的“五間俱起,莫知其道”,在現代商戰中也得到廣泛運用。例如通過同鄉、同學、親友關係從對方公司員工的口中獲得情報(生間、內間);派自己公司的員工到對方公司上班,擔任刺探情報的工作(生間);發現競爭對手派人來臥底,收買後為我所用,傳送假情報回去(反間);故意令我方派去的間諜暴露身份,並讓他泄露假情報,以誤導對方(死間)。隨著國際經濟競爭的激化,企業之間的間諜情報戰也日趨激烈。在對美國1558家公司的調查中,發現有1224家公司承認常對競爭對手搞間諜情報活動;這些公司中三分之一以上擁有自己的情報網。法國警方僅在1980年一年中就發現工業間諜盜竊案58562起,造成經濟損失達數十億法郎。法國時裝協會由於生產秘密被竊,每年損失約4500萬美元。對此,我們一方麵應在合法的範圍內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網絡,加強自己的商業情報工作;另一方麵應加強保衛保密工作,以防我方技術、生產機密被對方盜竊。在情報戰中,隻有同時強化這兩手,我們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用間之要

故三軍之事,莫親於問,賞莫厚於問,事莫密於問。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問,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問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

昔殷之興也,伊摯①在夏;周之興也,呂牙②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③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④出。

(《用問篇》)

【注釋】

①伊摯:即伊尹,原為夏桀之臣。商湯滅夏時,用他為相,滅了夏桀,興起商朝。②呂牙:即薑子牙,原為殷紂王之民。周武王伐商紂時,用呂牙為師,滅了商紂,興起周朝。③匕智:具有很高智謀的人。④所恃而動:依靠間諜所提供的情報而采取行動。恃:依靠。

【譯文】

所以軍隊中的事情,沒有比間諜更為親信的了,獎賞沒有比間諜更優厚的了,事情沒有比間諜活動更機密的了。不是才智過人的將帥不能使用間諜,不是寬仁大度的將帥不能指揮間諜,不是用心精細、手段巧妙,不能從間諜那裏取得真實情報。微妙啊!微妙啊!真是無處不可使用間諜呀。用間的計謀尚未施行,就被泄露出去,間諜和他所告訴的人必被處死。

從前商朝的興起,是由於重用了在夏為臣的伊尹;周朝的興起,是由於重用了在殷為民的薑子牙。所以,英明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用有大智謀的人做間諜,一定能成就大的功業。這是用兵作戰的要事,整個軍隊都要依靠間諜提供的情報而采取相應的行動。

【解讀】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正如水能載舟,水亦能覆舟;間諜戰敵我俱用,可以因用間得法而成功,亦可因用間不得法而反受其害。因此孫子再三告誡:“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諜,是一把可傷敵也可傷己的雙刃兩麵劍;諜報戰線,是一條比仁厚、比智謀、比機密的特殊戰線。在使用間諜這把雙刃兩麵劍時一定要得法,在進行諜報戰線上的特殊鬥爭時一定要有更高的智謀、品格與膽識。

第一,“非聖智不能用間。”劍光諜影,詭詐無比,因而不是才智過人的將帥,不能使用間諜。公元87年,班超率領於闐等國的士兵,前去進攻莎車,龜茲王趕緊派大將率領溫宿、姑墨、尉頭等地的部隊前來解救。當時班超隻有2.5萬人馬,而敵方卻有5萬之眾,雙方力量懸殊。班超與眾將商議道:“我們兵力少,必須用計才能取勝。現在我們先分散部隊,於闐王領兵向東,我領兵向西;晚間,聽到鼓聲就立即出發。”接著,又故意讓以前抓獲的俘虜逃走,好讓他去向龜茲王傳遞消息。龜茲王得到俘虜的報告,非常驚喜,立即令溫宿王率領8000騎兵往東襲擊於闐王,他自己率領一萬騎兵往西去阻擊班超。班超得知敵人已分兵兩路出發,就秘密命令兩支隊伍回師,在雞啼之時會合包圍空虛的莎車。結果,斬敵五千多人,繳獲大批馬匹及其他物資,莎車遂降。

第二,“非仁義不能使間。”孫子認為戰爭勞民傷財,以巨大的損失去爭一日之勝,如果吝嗇爵祿和金錢,不肯重用間諜,以致因不了解敵情而遭受失敗,那就“不仁之至”。因而,不是寬仁大度的將帥,也是不能使用間諜的。在處理這個問題上,秦王政要比六國諸侯來得高明。公元前237年,尉繚來到秦國,遊說秦王道:“以秦國的強大,比起諸侯來,就像是各郡縣的君主一樣,怕的是各諸侯國聯合起來,出其不意地攻打秦國,這便是智伯、夫差、滑王所以喪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吝惜錢財寶物,拿它們去賄賂各國有權勢的大臣,破壞他們的計謀,花費不過30萬金,各國諸侯即可一網打盡。”秦王聽後,表示讚同,並且以最上等的禮節,款待尉繚,還任命他為國尉。在翦滅六國過程中,秦王總是暗地派遣有謀略的說客,帶著金玉寶物去遊說諸侯。各諸侯國內的知名之士,凡可以用財貨收買過來的,都一律賄賂以豐厚的禮物,盡心籠絡,使他們歸附秦國。就是靠著這批內間,破壞了各諸侯國君臣間的團結,為秦統一戰爭的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