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2、話說金陵皇都夢(1 / 1)

斷壁殘垣記錄著朝代的變遷,秦磚漢瓦訴說著曆史的滄桑。一切的風雲際會終將隨時光沉澱,唯有藝術和傳說中的愛情是永恒的。

“金陵”

是南京最雅致最古老的別稱,一直沿用至今。

相傳金陵的名稱是因秦始皇在金陵崗埋金以鎮王氣而得,即“埋金的陵墓”,故名金陵。還有一種傳說是,埋金的帝王不是秦始皇,是戰國的楚威王,他稱帝時,有方士算出南京有“王氣”,而那時楚威王並不在南京定都,為了壓著王氣,故在紫金山埋下一個金人,後人便稱此地為金陵。

作為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在有關金陵的傳說中當然也少不得他,金是不是他埋的有待探究,但秦淮河卻是他挖的,他也是聽說南京有“王氣”,而秦淮河所在就是龍脈,於是,始皇開秦淮河意為斬斷龍脈。

不管是哪一種傳說,這傳說中,金陵似乎都和斬斷“王氣”有關。

在古代,常說皇帝是金口玉言,黃色也是皇室專用色,那金也是尊貴無比之意。隻是這“陵”有“墳墓”之意,作為帝都之用時,隻能是埋葬帝王的地方了。

也許曆史正如人們所能預言的那樣,在冥冥之中藏著無限的玄機。

這個曾上演了無數次朝代更替、留下無數傳說的江東富庶之地,三國的戰鼓似乎還在石頭城外隆隆作響;紫金山埋了多少英雄豐骨;“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江東父老們已更換了一批又一批,誰還會記得那個無敵霸王?

金陵除了是千百年來風雲際會的帝都,同時還是名人輩出、萬千風流韻致流瀉的名城。

追溯到那遠古的秦淮河上,兩岸全部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群,飛簷軒窗,雕梁畫棟,槳聲燈影,笙歌畫舫、繁華一夢。

唐朝最負盛名的詩人之一王昌齡,生於南京,是寫作七言絕句的聖手。和李白同為唐詩七絕之冠,被譽為“詩家天子王江寧”;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和他兒子王獻之譽滿古今,祖籍臨沂(今山東臨沂),出生於南京烏衣巷王氏的高門大族;

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即是帝王,又是詞帝,他輝煌與落魄的一生都情係金陵。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於康熙50年(1771年)出生在江寧織造府(今南京市內),一部千古不朽的文學巨著就孕育於此;

……

王謝家的堂前燕、烏衣巷的高門大戶等等,無一不再訴說著金陵的燦爛內蘊與曆史悠久。

六朝的風煙彌漫了秦淮河,流淌著中華民族承上啟下的文明,金陵豐厚的文化積澱如璀璨星河閃耀在曆史長空。這個承載過六朝之都的充滿“王氣”之“貴”地,上演的卻都是短命王朝的曆史。

從六朝之“三國東吳、到司馬家的東晉,再到南朝的宋、齊、梁、陳。”再到五代十國南唐、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國洪秀全、最後到蔣家王朝的中華民國,卻都沒逃過短命的劫數,最短有十多年的,最長如東晉也隻不過一百零三年,而南朝劉宋也隻有短短五十幾年。

不知是預言製造了曆史,還是曆史派生了預言。正如一首《詠金陵》的詩中所寫:

鍾山毓秀似蟠龍

鑿嶺埋金又如何

紫金王氣生六朝

逸仙更在陵中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