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竹是李管家安排伺候安瀾的,這讓安瀾受寵若驚了,長這麼大還沒被人伺候過,想到這她想起了她的媽媽,估計她媽媽要是知道肯定要抗議了。
安瀾不讓雨竹叫她“小姐”,隻能叫名字或“姐姐”,結果雨竹將兩個稱呼組合起來一起叫了。安瀾想,多說兩個字也不會太費力,無所謂了,畢竟像她這麼省力的人不多了。
雨竹十六歲,到這裏有四年了,長得水靈水靈的,性格單純善良。安瀾每天跟她談天論地,扯東扯西,日子過得倒也輕鬆愜意。
在莊裏生活了這麼多天,安瀾對這個朝代也有了一些了解,不過也隻是一小些,因為他們懂的也不多。隻知道寧國現在國泰民安,邊疆也正太平著,估計沒什麼仗打,這是他們估計的;當今皇帝登基三年,勤政愛民,表現良好,這是安瀾總結的。淩家在渝陽城有權有勢,至於什麼權什麼勢她就不怎麼清楚了,她怕自己被懷疑是居心叵測圖謀不軌之人,所以沒細問。她想啊,日久總會見人心的,狐狸總會露出尾巴的,當然,前者說的是她。
安瀾很想出去逛逛,見識見識古代的風土人情,可是看到莊裏眾人為難的神情她便作罷了。他們說是怕她有什麼閃失怎麼跟淩逸風交代之類的。安瀾想想自己已經很麻煩人家了就不要再添麻煩了。安瀾為自己的善解人意自得不已,她覺得她還是很通情達理的,這才是正常的她。可是,她有點懷念蠻不講理的時光,懷念與淩逸風相處的時光。安瀾將自己對淩逸風的思念歸結於自己良心的不安,本來就欠著恩情,如今還天天白吃白喝,所以他盼著淩逸風回來,讓她有機會報恩。
在現代時,安瀾總想著能足不出戶多好,現在如願以償了,可惜時機搞錯了。以前足不出戶不會覺得悶,說是以前似乎不妥,按時間來說,那是以後,可對於她來說,那確是以前。安瀾不由得感慨,需要糾結的事可真多呀。
在現代有電視有電腦有手機有書,在這裏安瀾也找了一些樂子,問李管家要了一些書來看,但是,她看得很辛苦,古書呀,那可是繁體字,豎版的,還沒標點符號,最主要的是很多字她都不認識,說出去多丟臉啊。
於是安瀾偶爾去廚房幫幫忙,可都是幫倒忙。比如旺盛的火被她燒著燒著就滅了;菜被她洗得麵目全非;切菜時其他人在邊上膽戰心驚。每次去廚房大家都如臨大敵,於是安瀾在大家的期盼下遠離廚房了。
她也跟雨竹學繡花了,但是在手指被紮了好幾次後放棄了,十指連心呀,誰沒事去傷自己的心。她還去幫忙打掃院子,結果被眾人勸退了,說是讓淩逸風知道的話他們吃不了兜著走,其實大家是怕灰塵滿天飛。
於是安瀾每天就賞賞花,喂喂魚,說說話,唱唱歌,發發呆。每當做以上事情的時候,她總會想起電視電影小說裏的美麗邂逅,驚鴻一瞥之類的橋段,然後加以想象,女主角換成她自己,男主角換成淩逸風。可惜,在現實麵前,這些幻想都灰飛煙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