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國,昭華三十六年,帝都上京

時值農曆春節,本該喜氣洋洋的上京城裏,一片慘淡,驃騎大將軍吳浩哲率領十萬大軍繞過狼沿山脈,迎擊前來進犯的北寇亂黨,卻在進駐狼沿山脈不過五日後,失去了全部音信。朝野嘩然一片,隻半月餘,朝野上下便流言四起,但矛頭均指向吳浩哲已叛亂投敵一說。

燕帝大怒,一方麵下令錦衣衛晝夜兼程奔赴邊疆,誓要找出那十萬大軍的蛛絲螞跡,另一方麵,下令將吳浩哲家眷及所有族人一夜之間投入大牢,擇日便要全部問斬。如此血淋淋的場麵,在大燕國建國以來尚未有過,光是想想,便讓人膽寒,可是滿朝文武百官卻再無一人敢求情,因為,右相孫仲謀隻一句求情的話還未及說完,便被盛怒的燕帝罰了五十大板,趕出了大殿,至今仍在自家的床塌上趴著起不來。

塵喧紛上,人心惶惶。

宣政殿內,

左相柳為宗眉頭緊鎖,籠在袖裏的雙手握成了拳頭,卻仍然抖個不停,他有個不好的預感,今天是燕帝限令錦衣衛徹查吳浩哲叛敵一事的最後期限,今天錦衣衛就會呈上他們關於吳浩哲一事的最終結論,尚不說吳浩哲一直為執掌錦衣衛的太子一黨不睦,就是這十萬大軍憑空消失一事,就惹得燕帝大怒了,畢竟這可是大燕國最精銳的部隊了。

他誠然是相信吳浩哲對燕國的忠肝義膽的,可是事出蹊蹺,他至今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吳浩哲與這十萬大軍在幾日之內,仿佛消失於塵世間一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吳浩哲一族幾百口子的性命就在今日了。而更關鍵的是,吳浩哲得以率領大軍出軍北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三皇子東方莫白的極力支持與推薦,如果吳浩哲獲罪,那麼三皇子……

他不敢再想下去,抬起眼來偷偷瞅一眼立於一旁的東方莫白,卻意外的餘光掃到太子東方承的嘴角那似有若無的一絲冷笑,心裏便更加的冰涼一片,果然,此事與太子一黨有莫大的關係。可惜啊,他低下頭來,一行熱淚便順著袖角滾落在地下,吳浩哲一族怕是死定了啊!!!.

“太子,錦衣衛調查的如何了?”龍座上,燕帝東方淩夙深沉而低啞的聲音響徹大殿。

“回父皇,已經調查清楚,錦衣衛追趕到狼沿山,發現了十萬大軍安營紮寨的痕跡,行動規矩,布局整齊,看來不象是遇到突襲,錦衣衛繼續前行,追蹤大軍到了狼沿山脈深處,在狼沿山脈的深處大獄穀附近,發現了北寇的行跡,而在兩軍交彙處並未發現戰鬥過的跡象。”

東方承話至此,便不再多言,隻兩眼極為認真的望著燕帝緊皺的眉頭不語,但明顯放鬆的嘴角泄露了他的心情。

柳為宗緊緊閉了閉眼睛,東方承相當的聰明,他知道自己是無權妄下定論的,所以,隻陳述他想要讓燕帝知道的情況,便不再多言,可是結果已非常明顯,縱是傻子也能從東方承的話得出如下結論——吳浩哲與北寇結好,兩軍未戰便束手就範了。

柳為宗當然不信吳浩哲會叛變投敵,且不說他世門忠烈,對燕國忠心耿耿,且說他的大小家眷都留在上京,單這一點也說明他不會貿然置一族人的生死於不顧的,可惜,他抬頭看看龍座上臉色日益深沉的燕帝,盛怒如他,此時是萬沒有那種心境考慮這種可能性的,畢竟一夜間損失的是他的十萬精銳大軍啊。

果然,燕帝雷霆變色,用力拍向龍座扶手,雕在扶手上的龍頭竟被震得晃了幾下,便骨骨碌碌的滾落下了龍座,滿座皆驚,這可是凶兆啊!!!

燕帝先是一愣,旋即怒道,“大膽吳浩哲,朕信他忠貞,沒想到他竟陷朕於不仁不義,來人呐,明日午時將他一眾家眷推出午門斬了!!!”

“父皇!!請息怒!”

三皇子東方莫白最終還沒能象事先與柳為宗約定好的那樣,置身事外,畢竟他自小與吳浩哲一起長大,情份自是不淺,此次出征更是自己一力舉薦,若不是看在與自己的情份上,吳浩哲是斷不會在自己的妻子即將臨盆之際率軍出征,當時出發時的情形猶在眼前,他如此不舍的與妻子告別,轉眼間竟成了置妻子生死於不顧的畜生,東方莫白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這中間肯定有問題,可是究竟是怎麼回事,他一時間無從知曉,他隻知道,父皇的一聲令下,殺了的是吳浩哲滿門,若真有冤屈,他日…可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