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書即將完稿之時,突然看到一條新聞,被稱為中國青年創業教父的馬雲談自己的成功時這樣講到:“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跟情商有關係,成功不成功跟讀書多少沒關係。但是跟你成功以後很有關係,成功人士他不讀書他一定往下滑,而且會滑得很慘。”

的確,現今的中國企業家中,沒上過大學,讀書少且獲得成功的大有人在,他們的成功至少說明了一點,讀書的多少跟成功之間沒有必然的聯係。這些人成功的關鍵就在於馬雲所說的——情商。所謂情商就是一個人在情緒、情感、意誌、耐受挫折等各方麵的品質。每個人的一生中,真正能影響你的應該是你的性格,你的世界觀,你的價值觀,你的耐心,你的信心,你的毅力,你的情緒,你的情感……

在我們身邊,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議論,某某特別聰明,簡直就是神童,長大了肯定了不起;但是,這些人的經曆往往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長大後成為某個領域的精英,反而,卻顯得比較平庸,為什麼呢?有的孩子雖然很聰明,但性格孤僻、怪異、不合群、不宜合作;有的自卑脆弱不能麵對挫折,有的急躁、固執、自負、情緒不穩定、有的冷漠,易怒、神經質,與周圍的人很難溝通。特別愛以“我”為中心,什麼都忘不掉一個“我”字,不關愛他人、不關心他人,總喜歡讓別人圍著他轉。生活中,還有這樣一些人,雖然智力不太出眾,也不是太聰明,甚至大家認為他不可能有多大作為,但後來卻成就了大事業,取得了大成就。究其原因,關鍵還在於他們的情商。

要提高自己的情商,首先從控製自己開始,隻有管好了自己,才能有可能更好地具備成功所必需的條件。管好自己,就是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消極的情緒。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於調節和控製自己情緒的人。如果情緒超越了自己能控製的範圍,最好的方法不是釋放或是壓抑,而是無為而為,要先學會定心,因為,壞情緒太大時,釋放出來可能連自己也承受不起,也容易影響別人。心是最大的情緒控製中心,要穩定情緒必須從心開始,學習定心的方法,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人活在世上,誰都希望自己能“率性而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生氣就生氣、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但在現實世界裏,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永遠也不可能實現,除非世界上隻剩下你自己。一個人若養成了任性的習慣,那麼他的每一次行動都可能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從而偏離正確的方向,結果成功隻能是一個遙遠的夢。

康格瑞夫說過:“能支配他自己精神的人,比攻取一個城市的人還要偉大。”可見,自製力對人來講是多麼可貴,在於它能夠迫使自己勇敢地去執行理智的決定,能夠控製那些不利於實現正當目標的心理障礙,不僅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也應該成為每個人獲得成功所必備的素質。自製,就是要控製住自己的各種欲望,這種欲望不僅僅表現在物質方麵,對渴望成功的人來說,精神上的自製同樣重要。衣食住行畢竟是身外之物,不少人都能克製,但精神上、意誌力上的自製卻非人人都能做到。

一個成功的人,其自製力表現在:大家都做情理上不該做的事時,他自製而不去做;大家都不做情理上應做的事時,他又強製自己去做,正所謂“眾人皆醉我獨醒”,做與不做,克製與強製,超乎常人性情之外,就是取得成功的因素。

當下社會,正處於一個轉型的時期,很多人和事都顯得很浮躁。其實,這也是缺乏自製力的一個表現,其造成的影響已經顯現出來,就是大家都覺得很累,但還得拖著疲憊的身子應酬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

所以,在為人處世中,我們應當盡量克製自己,做人不要太任性,做事不要太隨意,站在別人的角度,多替別人想想,少將自己當先;多一份尊重,少一點刻薄;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計較;這樣,你就能收獲友誼,收獲快樂,收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