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十幾歲時,就聞聽海瑞的美名,認為是當代的偉人,永遠為人敬仰,這是任何人都及不上的。”這是三位年輕的進士,在萬曆十四年(1586年)說過的話。海瑞去世的前一年,被人誣告,進士顧允成、彭遵古、諸壽賢三人替海瑞辯誣申救而寫的文章中有類似的話,可看作當時青年人對海瑞的普遍評價。
“海剛峰不怕死,不要錢,不吐剛茹柔,真是錚錚一漢子。”這是《四友齋從說》第13卷中對海瑞一生的評價。海瑞冒死上疏的剛直不阿的精神,一世為官克己奉公的高貴品質,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披鱗直奪比幹心,苦節還同孤竹清。
尤隱海天雲萬裏,鶴歸華表月三更。
蕭條棺外無餘物,冷落靈前有草根。
說與旁人渾不信,山人親見淚如傾。
這是明代蘇州人朱良寫的歌頌海瑞的詩。朱良親眼目睹海瑞去逝後的所謂遺產:“竹籠一隻,內有俸餘八兩,舊衣數件而已。”如此簡樸的遺物,居然是官居朝廷正三品的高官的全部財產,連發喪買棺木的錢都是同鄉好友蘇民懷和一些士大夫湊集的,令人感慨萬分。朱良擔心後人不相信世上還有這樣的事,才揮毫寫下這首詩以作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