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本小說在起點的成績慘淡,飛舟經過艱難的抉擇,最終還是決定就此打住。但是因為答應過大家不會太監,所以今天就將這本小說的後麵的故事情節簡略的介紹一下,敬請各位朋友原諒,飛舟實在堅持得夠久了,前前後後發了三十萬字,原本後麵的六十多萬字先封稿吧,如果哪天在別站再發,飛舟一定第一時間通知大家。謝謝大家一直以來對飛舟無私的支持和幫助!謝謝!真心的感謝大家!
第九十六章倉促的大結局
慕容長風根本沒有想到狄人一隻奇兵會出現在自己的背後,在正麵的敵人連續強攻五天後的深夜,柴郡麵臨了建成以來最大的滅頂之災,全城五萬三千人(柴郡守軍自守備慕容長風以下全部戰死)中看見了第二天天亮的不到兩萬,而就是這兩萬人也被阿恰手下各部瓜分一空,直到兩年後大漢軍攻占狄人在墨原深處的土庫土城才陸續將這些婦孺救出(老人基本在遷徙途中和兩年的奴隸生活中死去了)。
慕容長林鎮守的代郡雖然堅持到了大漢軍的支援,但是救兵到來之時,全城原來的三萬三千多人僅存四千不到。
阿恰揮軍直逼西燕都城石城,接到消息的援軍統帥慕容飛羽為掩護大隊人馬回撤保護都城,率領五千親軍阻敵,全軍覆沒。
接到消息的老慕容迅速的調回此前派出的救兵,回保西京,與狄人汗王烏塗兒在西京展開了生死決戰。
上郡守軍在慕容飛鴻的指揮下成功將狄人始終阻擋在城牆外,趕到上郡親自督戰的圖坤也是無計可施,隻好率領大軍圍城。
大漢宣布出兵救援,順便借口借道占領了早已是苟延殘喘的齊國。
大漢軍兵分五路援救西燕:第一路,大漢國駙馬總督武果親自掛帥,領軍兩萬穿齊境渡江救石城。第二路,劉勇帥手下第三軍經酆都渡江救援西京;第三路,通天關總督王寶率領手下第一軍經洛口渡江救援上郡;第四路,王平率領手下第五軍尾隨劉勇軍渡江救援柴郡;第五路,周封率領手下第二軍尾隨王寶軍救援代郡。大漢水師全程負責物資運送和警戒。
大漢六年四月,大漢軍先後在上郡、西京、石城外圍與狄人大軍交戰,大漢軍擁有的火器成為狄人的噩夢,狄人各部在未經烏塗兒同意的情況下紛紛退卻,武果迅速調整部署,聯合王寶和王平兩路大軍在西京城下合圍烏塗兒大軍主力。雙方經過數次大戰,大漢軍盡殲敵軍,武果陣斬烏塗兒。
臨時被調整到柴郡方向的劉勇第五軍在仇恨的驅使下,輕兵急進,在離柴郡三百裏的落龍灘被阿恰指揮的狄人各部族聯軍包圍,劉勇軍陷入苦戰。
圖坤在與大漢軍初一接觸下即快速利用芒山小道退回墨原,但是被隨同行動的武虎的野狼師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