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戰禍孽源(1 / 2)

公元2099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雖然前後的動蕩紛爭一以貫之,但這一年發生的兩件事幾乎決定了日後人類曆史車輪的走向。

自公元2080年起,世界範圍內的核武器呈現出不可控狀態。核彈頭數量的激增令即使最麻木昏蒙的人也感到不安。

任何一秒身居的地球都有可能被引爆,這令亡命惡極的凶徒夜不能寐。單從概率學的角度來看,67000次的核試驗也顯得太多了,而在本世紀初,這一數字為2000。

極度狂熱的霸權分子展現出難得一見的冷靜,他們聲明應當減除這種風險。畢竟,他們建立霸權要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這個世界還存在。

各國代表於2083年簽署了新的限核及防擴散議定書。在全球範圍內,一係列拆除核彈頭、關停核工廠的實效行動迅速展開。這種相對寬容、彼此協作的態勢持續了十年,直到2093年新的危機爆發。可開采的石油資源在這一年徹底告罄,各國不得不啟用戰略石油儲備,並大大加快了石油超精煉精用的技術革新周期,並廣泛回收燃燒不完全殘留物,但隻如杯水車薪,始終未獲質的突破。替代能源的迫切呼求興起了新一輪探險熱。人們把他們久居的土地海洋重又翻箱倒櫃地檢索一遍,而那枚使人心安的戒指還是沒有找見。

令人振奮的消息來自於太空。

公元2099年,一支中國的勘探隊在月球發現了令人欣慰的替代品,憑著它含混模糊的結晶結構,勘探隊為它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晶虛石。這種公認的最有開發前景的礦石成為這一年的代名詞,以致於另一件大事在這一年沒有引起應有的關注——南北美洲在美國的主導下,成立了以泛大美洲自由貿易區為前身的機械聯盟。

這一聯盟基本涵蓋了全部美洲國家。它對於世界平衡性的強大威脅於公元2100年逐漸顯現。

一個名為月球和平發展集團的美國公司率先宣布掌握了大規模采集精煉晶虛石的技術,並稱他們業已探明最大的一塊晶虛礦石埋藏地的儲量。第一噸晶虛礦石於同年冬運抵美國,實踐證明這種精製能源的高效低耗與清潔環保足以在相當時期內緩解人們對石油枯竭的憂慮。

美國在擁有最豐富的石油儲備的同時,又兼壟斷了晶虛石這一世紀末偉大發現應用層麵上的核心技術。優勢的天平重重地落向機械聯盟一邊。

公元2101年,新世紀的元年,機械聯盟提出了資源全球分配方案,提議全球八種重要戰略資源(包括晶虛石、石油)由機械聯盟統一經理、分配,配額則由聯盟決議大會擬定。這種公然的掠奪性方案遭到其他國家尤其是歐亞各國的激烈反對。

麵對機械聯盟咄咄逼人的出擊姿態,亞歐大陸一體化進程駛入軌道。但因各方利益爭執不下,進程相當緩慢。經過十餘年的磋商談判,直到公元2112年,才成立了一個較為鬆散的同盟,名作光榮歐亞。

十年間,困厄迭起的政治紛爭與利益糾葛,嚴重製約了歐亞國家自主開發晶虛石項目的步伐,多數已進入實驗階段的計劃中斷擱淺。機械聯盟則依靠高價出口晶虛石,牢牢掌控著世界經濟。

當光榮歐亞終至建立,各國業已憬悟之時,最大的晶虛礦藏,已被機械聯盟挖移到老家——位於中央大平原的資源儲備中心。

兩方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對壘,但顯然龐大的光榮歐亞已有些氣喘籲籲,力不從心。

對峙時期發生的兩件大事具有傳奇色彩。其一便是六十三人委員會及核心司令部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