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畫藝術星空中修軍先生也許不是最明亮的卻無疑是很重要的一顆星。他出現的那個時代,有許多流星曇花一現般輕輕滑過。他卻至今恒懸在那裏,美麗依舊。光耀依舊。
我們麵對著一座殿堂。在整個人類藝術世界中。它顯然不是最巍峨的卻是頗為獨特精致的。版畫藝術的殿堂。20世紀中國藝術民族化的一座高峰。一個典範。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最終的結果:木刻藝術回到了娘家。這殿堂之中。有大批重要的礎石有棟梁與磚瓦也有人們顯而易見的花紋及種種裝飾。就整體效果而言,—切都是同樣的重要而不可或缺。它們共同組成了那獨特與精致。但礎石的作用顯然更為重要。修軍是一塊礎石,他的作品的厚實與力度告知人們。當我們特別地關注著他,研究他的創作,展現他的生活和藝術講述他的故事時。我們卻又發現。他不僅僅屬於藝術。而同時又是一個大寫的人。同時是道德領域和精神層麵上的一顆星。藝術隻是他人格魅力的一種自然結晶。
我們注意到了在這座美麗殿堂的創造過程中。有許多顯赫重要的角色。更有許多普通勞動者。修軍是普通勞動者。在這偉大工程的建造中,我們的傳主,始終都是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姿態默默地奉獻著。他聚精會神。埋頭苦幹。奉獻著一磚一瓦。這礎石的作用與普通勞動者的姿態便是他的曆史定位。更是他的人生坐標點。
曆來的公眾輿論與傳記作者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於時髦的藝術和曇花一現的角色,其後目光便永遠地盯在殿堂的金色幾十以及頂端鑲嵌的那些耀眼奪目的金銀珠寶。而往往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礎石的存在。
而對於一座建築而言通常情況下起著重要的基奠和支撐作用的部分。往往是深藏不露。人們健忘的大腦與易於隨波逐流的膚淺目光,往往會忽略它們的存在。人類曾經因此製造了無數的悲哀把不確切、不真實的曆史留給了後人。
我讚美礎石,讚美那些為了呈現整體之美,樹立巍峨與堅強而埋頭奉獻自甘寂寞的礎石般的社會角色。
10年是漫長的。又是短暫的。修軍病逝10年了,他的藝術並沒有沉寂。在西北、在東北、在首都、在邊城、在內地、在港澳台。在亞洲和歐美他的藝術的影響所及,餘波不斷。人們。特別是同行,越來越意識到了他作為礎石的分量的存在。
一座千年大計的建築,它美麗時尚的裝飾花紋可以隨時更新,甚至它的引人注目的尖頂或穹窿的裝飾物也可以依照時人的好惡代之以更時興、更貴重、更精更美的材質。但它腳下的礎石卻是無法更換的。那是它的根本是它巍然聳立的依據。是它高高在上的體製與形貌的規範。它的一切的榮耀與光彩,都是建立於此的。因此。你可以一時地忽略礎石的存在,但卻無法否定它們的作用。礎石的樸素。它的堅強與厚重。它的並不顯山露水的內在的力量。它那仿佛與生俱來的犧牲奉獻精神。它那普通勞動者的虛心合作、團結友愛的姿態,對於偉大的建築。無論任何時候都是無價之寶都是彌足珍貴。
在陝北黃土高原,在秦嶺大山之中,有厚重而堅硬的岩石深埋在地下,伴生著黑色的石油煤炭、黃色的鐵礦金子。修軍長期生活在那一帶,他是具備了那內涵極為豐富的岩石的品格。假若你熟悉那種岩石當你麵對修軍先生。麵對他的作品你首先想到的就不僅僅是一個畫家的風采,不是一類作品的風格而是聯想到那種厚重堅硬的岩石。想到了托起高原與峻嶺的那當地獨有內涵豐富的岩石。修軍是這樣的礎石。他的一生作為他的人格與畫境。足以表明。他是樂意成為一塊挺托起大山與高原的無私的礎石。
我們這個時代是倡行日新月異的。但這也似乎成為了一些人見異思遷、數典忘祖的理由。於是出現了不少的桂冠詩人和先鋒畫家。說穿了他們是一心要當藝術殿堂中最醒目的紋理與最耀眼的頂飾。他們不甘於礎石的寂寞更不屑於那種不論回報的默默無聞和無私奉獻。於是一時出現了不少的空中樓閣雖如海市蜃樓般的美麗。可又能榮耀幾時?這個時代的裂變與浮躁呼喚礎石精神。就這個意義而論。我們紀念一位沉默的畫家。其目的與意義便遠不止於研究一種藝術、記錄一個生命的軌跡。而是要揭示一條真理喚起一種責任。在於唱響人們似乎已經久違了的無私奉獻的礎石之歌。
行文至此。耳際突然響起一個親切而熟悉的聲音。是修軍先生的夫人孫文琴女士的親切動人的傾訴。為了完成曆史使命,我與這可親可敬的老者。有過許多次的深入交談。她和她的兒女們。同修軍的心靈是相通的。特別是當他去逝以後在收藏和展示他的作品整理他的遺物接觸他的同事和學生的過程中。他們對於他的礎石精神。
終於有了更加全麵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孫老在一封來信中深有感觸地講:社會的發展是要付出代價。是要做出犧牲的:而就有那麼一種人:良知。道義、責任。迫使他們站出來要說話。要做一些不為常人所理解的事。盡管往往會落入一個悲劇的下場。這樣的人。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是我們要下大力量頌揚的。
而您正在做這麼一件極有意義的工作。
我是著手做著這樣的一件工作。但實在很抱歉。我動手太遲了!從應諾到動筆整整過了10年。而且工作還進展得很不順利。由於一些不必在此細說的世俗的困擾。使我在一種失落的心緒下開始動筆,總感到步履沉重。多年以來,修軍夫人和他的子女給我這本書的寫作準備工作予以了礎石般的支持。使我在彷徨時堅定。在畏難時奮發在浮躁時深思在急切時沉穩下來。我終於在漫長的10年間。
在世俗浮豔和燈紅酒綠中掙紮著走過來。不為時尚所迷,不為名利所動不為謬論所惑。不為誘惑所移專心致誌地開始吟唱這首淒厲的礎石之歌。惟恐自己的境界對傳主的精神領悟不夠。惟恐自己的禿筆對人物的風采表達不力惟恐自己的歌喉對畫家的美德頌揚不致。然而無論如何我沒有放棄歌唱。歸根結底。是礎石精神鼓舞著我完成自己的使命。假若我的工作在我們構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巍峨大廈中,還能夠起到一塊不為人知的小小的礎石的作用。我也就感到欣慰,感到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