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死後,朱元璋的心情一直不好,可以看出他對這個伴侶是很懷念的。這時後宮裏的一切事務全由李淑妃掌管著,這是繼馬氏之後又一個聰明能幹的女人。
李淑妃坐在朱元璋的臥榻邊,看著在病痛中昏睡的皇帝,沉浸在自己的冥想之中。
她深情地看著他那張飽經噩夢纏繞的臉,睡夢中的這個男人不再是威嚴的皇帝,那張醜陋的臉是一張病魔與夢境纏身的老年男人的臉。
李淑妃感覺內心空空蕩蕩的,和這個男人過了一輩子,到死還無法理解這個男人的內心究竟在想什麼。
不能說因李氏為朱元璋生了幾個兒子,他才愛她,而是很欣賞她的才智。所以馬皇後死後,她便被冊封為淑妃,掌管了後宮的日常事務,兩個哥哥也被提拔為金吾指揮,與錦衣衛同掌詔獄事務。
朱元璋還未蘇醒,這次他是舊病複發,看樣子情況很不好,看起來多衰老啊。這一段時間以來,她日夜守候在他的身邊,已熟悉了這種情形。
房裏燈光暗淡,顯得很靜。
臨近死亡的帝王是可怕的,這是她在對這個垂死帝王的可憐中得出的結論。
當皇太孫前來探望時,朱元璋又醒了,正從李淑妃的手中,接過參碗喝了一大口。叫道:
“標兒。”他仍舊把允炆和他的父親朱標混淆在一起。
他靠在床上拉著允炆的手。
這時朱元璋的心中又感到不快活了,這種天倫之樂的場景在他心裏卻是另一種感受。
朱元璋陰沉沉地盯著李淑妃,這個精明能幹,正在盛年的女人。她和自己的關係太親近了,這太可怕了呀!呂後不就是在漢高祖死後憑她與漢高祖最為親近的關係假傳聖旨,差點鬧得天翻地覆麼?還有那個稱王稱帝的女人武則天,不也是憑著與皇帝的這種肉體與生活最貼近的關係,控製了以後的局勢,取代了理應由她的兒子們所繼承的帝位?
從此,那個女人的影子總是在他麵前晃來晃去,他感到李淑妃太可疑,太可怕了。
那天晚上,李淑妃的兩個哥哥已經聽旨來到了皇帝的便殿,皇帝尚在病中,為什麼要把他倆找來呢?
這時,老皇帝正在病榻前和李淑妃說話。
李淑妃瞅著他問:“皇上感覺如何?”
他擺手,說:“不行了啊!”
“不會的,上一次不是挺過來了嘛!”
“這次不同上一次,朕已有了明顯感覺。”
“請皇上不要多想了,安心休養吧。”
“你跟隨了朕這麼多年了,朝夕在左右侍候,已是費心盡力了。”
“皇上,說這些做什麼?能朝夕侍候皇上,這是我的福分,皇上安心休養,好了再想這些過去事吧。”
朱元璋根本沒在聽她說著些什麼,說道:“你到便殿去見見你的二位哥哥吧,也盡盡骨肉同胞的情義。”
這是一個要殺人的信號呀!李淑妃心裏很明白,她突然哇地哭出聲了,她想起自己日夜辛苦,皇上就這樣為她安排了她最後的去路,既要殺人,又為何還要做出念及家人情義的樣子……
她想到這裏,就跪在地上對朱元璋說:
“妾知道了,死就死吧,又何必見什麼兄長呢!”
一會兒,才有人對她的兩個哥哥說,他們的妹妹已上吊身亡了。
兄弟兩人傷感不已,他們急忙跑出宮殿來,發現老皇帝正像孩子一般撫屍慟哭。朱元璋轉身對兄弟說:
“朕不是不知道你們的妹妹賢明,隻是擔心她日後會演出武後之禍,隻好抑製自己的感情讓她這樣做了,千萬不要以為朕是個寡恩薄德的人!”
他們看到老皇帝的眼中,充滿了空虛的孤獨,他們明白了皇帝的話是真的,與其說是為妹妹悲哀,倒不如說對這個衰老的皇帝呈露出有失英雄本色的瞬間感到悲哀。
李淑妃死後,內宮無人管理,沒有頭緒,朱元璋想起了郭寧妃。因為她才智平平,朱元璋才會放心。
李淑妃被賜死之後,朱元璋自己並沒有立即死去,但郭寧妃既沒有控製人的願望,也沒有這方麵的才能,後宮的矛盾越來越多了。郭寧妃和唐王的生母李賢妃,伊王的生母葛麗妃常為小事在後宮中爭吵。
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後,不願聽任何解釋就下令把這三個妃子全部處死了。
老皇帝心情不好,大臣們沒有人敢見他了,他們知道朱元璋還在生氣,餘怒未消。負責處決那三個妃子的執行官來到宮裏,對朱元璋說:“皇上,三妃的遺體如何處置?按什麼禮節安葬?”
朱元璋大聲怒吼:“都扔在筐裏,抬到太平門外埋了!”
後來他感到自己對這三個妃子有點慘無人道,於是,給一個內務大臣說:
“你去把太平門外的三妃掘出,分葬到孝陵去。”
那個大臣當天下午又進宮來了,朱元璋問:“事情辦妥了?”
他說:“沒有啊,皇上……”
“怎麼回事?”
“三妃已經爛成一堆,難以分清誰是誰了!惡臭難當,是否就地掩埋?”
朱元璋歎了一口氣,點頭說:“那就這樣辦吧!”
於是金陵城外,又多了一處三個墳堆構成的三妃墓。後來朱元璋又夜夜做夢,在連續不斷的夢境中,他煎熬著,但他仍咬牙上朝。
第二年春天之後,朱元璋便又陷入那種衰竭的狀態,再一次病倒了。
宮殿的大廳的香爐裏青煙繚繞,一天朱元璋奉著香,雙手合十,用他沙啞的聲音祈禱,然後把香緩緩交給張氏,示意替他插於香爐。
那女子轉身而去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張氏的身後,露出一個毛茸茸的小腦袋,一雙晶亮的眼睛好奇而天真地望著他。這是他最小的女兒寶慶公主。“過來呀,我的寶貝。”老皇帝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
“是,父皇。”孩子彬彬有禮地用柔嫩清脆的聲音回答著,望望她的母親。
剛滿4歲的寶慶公主這才投進了皇帝的懷中。
朱元璋笑著問:“孩子呀,如果父皇和額娘都要走了,你怎麼辦?”
“父皇,那我跟你們去!”
“這是不行的啊!”
“要是你們不帶上我,我到哪裏去找額娘呢?”
張氏那張大圓臉變得慘白如紙,連忙示意孩子不要再說了。她驚惶地望著沉思中的朱元璋,直到他示意她們退出,才把孩子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