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曆史是人在過去時空中留下的一係列記載和痕跡,是生命的表現。透過生命的表現,借助神奇的時間望遠境,我們可以跨越時空和前人交流,汲取生命的智慧。

在本書為你準備的望遠鏡裏,你將認識的是“第三個曹操”,一個真實有據、有血有肉的,在大變局時代心理“超糾結”的人。

我們說,曹操是一個對中國曆史作出了卓越貢獻的人,是一個智慧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一個狡詐的人,戲劇中的白臉曹操絕不是空穴來風。

曹操似乎命中注定隻能當一個“壞人”。曹操生於東漢桓帝朝,長於靈帝朝,是在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年)出生、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入仕的,而桓、靈兩朝,要算是漢王朝四百年間最黑暗、最混亂的年代。所謂“桓靈之時”,幾乎就是君昏臣奸的代名詞。在這樣一個時代,要做一個“好人”,確乎很難,不是被人陷害,就是窩窩囊囊。曹操既不想被害,又不肯窩囊,當然便隻好去當“壞人”。但曹操對這個亂世是笑著接納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無法選擇時代。

“壞人”曹操也並非一無是處,相反,他的某些方麵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曹操最可貴之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這裏要講的是他的“笑”。劉備愛哭,曹操愛笑。劉備善以哭感動於人、取得人心;而曹操卻截然不同,他善用“笑”。

曹操是實幹家,曾親自行刺董卓,未果後回到家鄉變賣家財,起兵滅賊。後來在漢朝皇帝走投無路的時候領兵救駕,這位皇帝才過上了“小康生活”。後來又逐漸平定了北方,並且滅掉了篡位稱帝的袁術,此後終曹操之生,再無人敢稱帝。漢獻帝沒有被人趕下台,又過了若幹年的快活日子,曹操則為自己的兒子當皇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皇帝笑了,曹操也笑了。

曹操是中國曆史上少見的軍事家、政治家,且父子三人都是傑出的詩人、文學家。兩軍對壘,兵戎相見的時候也不忘了吟詩作對,把酒抒懷。

曹操曾經收留過劉備,知道他是世之梟雄,惺惺相惜,反之劉備在曹操最風光的時候也不見得承認曹操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曹操還收留過關羽,即使後來關羽不告而別,曹操也沒有惱羞成怒,殺之而後快,反而爽朗一笑,雖萬般不舍,竟也慨然放人。

劉備一直在哭,而曹操一直在笑。無論是赤壁之敗還是火燒濮陽的時候他依然談笑風生。就連敗走華容道時,身處險境,曹操竟然也大笑三次。你打敗了我,我一笑而過。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或者自己做了多麼愚蠢的事情,曹操都不會放在心上,都能付之一笑。曹操也哭,但曹操哭的時候是朋友去世,戰友去世,親人去世;反而在做錯了事情,打了敗仗,遭人羞辱時,曹操絕對是在笑!這有什麼?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是曹操的大氣!

一個人的強大,其本質是心裏的強大。我們今天寫曹操,並不在於他武功多高,謀略多深,而是從一個側麵,發掘曹操心裏的堅強,以及對人生、理想不放棄的精神。

本書以曹操的笑貫穿始終,從曹操的“堅韌內勇”的完美型性格一直到用人、馭人、算計、權謀等超長能力,完整地討論了曹操成功所依靠的種種品質。那些精靈一般的千年智慧不時從書中呼嘯而過。讀者可以從本書的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強烈的閱讀快感,令人欲罷不能。

當然,奸詐也是曹操人生的一部分,盡管這不是我們所提倡的。

“往事越千年”,不評功過,不下定論。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汲取生命智慧。這是我們編著此本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