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年複一年,一場狂風驟雨之後,小城漸漸的不安份起來。從前街上的行人都會微笑,走路也四平八穩不慌不忙,象怕灑了油一般,遇見相識的人會停下來嘻嘻哈哈聊一會兒,互道平安再各走東西,也不知是從什麼時候起,這樣的場景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似曾相識不多言,各奔東西兩不聊,握手言歡的少了,橫眉冷對的了,就象誰欠誰二百塊錢不還似的。
以前街上跑著的車,四個輪子的轎車也不多,漸漸的八個輪的大汽車多了,漸漸的又有了十六個輪子的大汽車,還有二十四個輪子的大汽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屢見不鮮了,汽笛聲此起彼伏,唇槍舌劍,叫喊著開道,象火燒了眉毛,又象到了世界末日倒計時,爭分奪秒,生怕時間不夠用,狠不能把十來個檔都按下去,與日同行。
噢!這是為啥?卻是衡量時間的尺子變了,原來的時間用日子量,現在的時間用金子量,時間就是金錢。
小城裏大大小小的房是產開發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星羅棋布,氣象萬千,有占了耕地蓋平房的,有推倒平房起二樓的,有推倒二樓蓋七樓的,甚至還有蓋二十幾層的,一天一個樣,速度之快,讓人驚歎:現代化的速度就是快,蓋樓房如小孩子玩過家家一般。
小城東南西北的任一個角落都有塔吊在旋轉,攪拌機在轟鳴,翻兜車在奔跑,卷揚機在跳動,工頭在呐喊。
小城不再安寧,電器轟鳴,金戈鐵馬,聲嘶力竭,小城更象一鍋沸騰了的渾水。
郭龍勝如魚得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西泉村沒了西河,沒了楊樹林,還有土地,還有空氣,這些都可成為商品,當然,空氣的加工怕是需要高科技,郭龍勝屬於半文盲,太遙遠,相比之下,賣土地更容易,更實惠,更看得見。
大房產商金超看上了西泉村的北灘。北灘地處城關鎮西門,在原來的楊樹林的北邊,有一千多畝,這裏交通便利,橫豎左右都是油路和水泥路,是城關鎮的郊區,是絕佳的房產開發的寶地。
金超很霸氣,精通金錢與權力的遊戲,向來是金錢鋪路,美女開道,黑的白的花的沒有他不認識的,也沒有他拿不下的工程。
一次野外考察,金超開豪車領著這二位來到北灘的田間地頭,看著綠悠悠的田野,聞著濃濃的麥香,金超把意圖告訴了史雲生和郭龍勝,希望能互惠互利。
史雲生點頭接下了這單生意。郭龍勝一頭霧水,覺得史雲生做的欠考慮,這北灘那可都是水澆地,是百姓的命根子,國家有規定:嚴禁利用耕地進行房地產開發。咋辦?
史雲生看懂了郭龍勝的擔心,微微一笑說道:“此等小事,不足掛齒,縣裏有個希望小學的工程,咱們爭取過來,然後咱們先以公益學校的名義進行征地,當然要多征點兒,蓋個希望小學,然後等小學生上課了,耕地的性質早己改變,我們理所當然的可以進行房產開發了。”
郭龍勝一豎大拇指說道:“大哥高明,不愧為一鄉之長,政策都讓你研究透了,還有什麼問題能攔得住我們?”
史雲生有點得意,點頭微笑。
金超說道:“就這麼定了,早立項,早開工,早結果,早發財,回家準備去吧!”
就這樣,一場地產開發經過醞釀,開始實施,它更象一場遊戲,一場貓抓耗子的遊戲。
史雲生竟把地產開發和教育聯係了起來,真是心機用盡,這可能和他從前的經曆有點關係。史雲生以前是一位中學政治老師,自以為政治素質過硬,在應試教育的海洋裏,卻沒有施展才華的舞台,自己的長處沒埋沒,屈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