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殺戮或許是一個時代的落幕,或許又是一個文明在醞誕。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東漢朝廷似棟殘破的老房子,在狂風、暴雨裏瑟瑟發抖,四處漏風注雨的東漢大廈如同孤山老廟。

社稷動蕩不定。偏偏又君昏、臣庸、太監讒。

太平道就像拆遷大隊,把大漢的磚瓦椽梁摧殘,張角閉目最後一刻閃下最後一個得逞的眼神。

“大人!使命完成,看您的了!”

哈哈哈!

“夕陽落複啟,輪回不止,天道異象,日月更始!”

冰冷蒼茫、空空曠曠裏,一道怨恨、憤怒、幸災、亢奮的聲音充斥回蕩在混沌中,似有似無,有如索命梵音。

地底某處冰冷陰寒

鎖鏈穿梭交織,一條白色巨龍傷痕累累,皮開肉綻骨露,雙目時而怨恨不甘、時而痛快決絕。

結束吧!

白龍似無聲的道了一句,隨即雙目安詳合上。

恢恢恢

白龍寂滅,無塵無影,留下冰冷侵血的鎖鏈,仿佛有人來過,仿佛沒人來過...

四海六合八方九州十地,多有神秘。

司隸

北邙山,或白蟒山。

太公呂望曾鎮殺渡劫白蛟龍於此,因手持有封神之力,硬生生把白龍敕為白蟒,並遺言以君王:

白蟒山氣運滔天,以君王鎮之,或可得延續。

東周都雒陽,盡得龍氣,但太公敕封之力作用,封白龍為蟒,周室自始至終未得稱帝,沒有帝之氣,自然也沒有鎮壓諸侯之力,空有王號。

周室為掩天下人耳目,改稱白蟒山為北邙山,是以周延續八百年,直至氣運耗盡。

周亡後,不知何處傳出北邙山有龍氣,後曆代帝王多有葬於北邙山。

先前,薑太公渭水河旁垂釣,垂釣個毛線。

本來周武王有帝氣運,料其求賢此地一遇,呂望也能借周武王的帝氣,相輔相成,一躍飛升。

壞在渭水河裏藏了一條準備渡劫的白蛟龍,此乃變數。

當時,天生異象,風起雲湧雷滾,呂望還沒準備好,炸雷下來,好像猛得有點不正常。

呂望嚇得一個閃,輕易躲開了雷劫,見雷沒追來,來不及扶胸慶幸。

隻見,渭水河騰起巨大水柱,一道白色巨軀迎雷而上,薑太公秒吃上了瓜。

估計當時白色巨物也是懵逼的,“就渡個劫,怎麼那麼大個雷,俺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啊,兢兢業業修煉N多年,機會就這一把,死了就灰飛煙滅,成了就是龍,雙眼一閉隨他去,上吧!”

這時,一道紫氣從路人甲周武王身上被抽起(周武王不知道,就覺得打了個冷戰)。

紫氣入雷雲,瞬間如顏料滴落水缸,雷劫籠罩的烏雲全部被紫色渲染,雷劫也變成溫柔的洗澡水,任憑白蛟龍在其中翻滾沐浴,洗去塵埃,淬煉出真龍之軀。

白蛟龍沾染帝氣,一躍而成真龍,一旁的薑太公氣憤不已。

白蛟龍不光搶了周武王的氣運,也壞了他呂望成仙的機緣。

怪不得啊怪不得,不怪不得,要怪這該死的蛟龍。

薑太公雖未升仙,卻有通天的本事,氣急敗壞就對白龍展開攻閥,白龍在幸福裏嗨皮洗澡,正是虛弱期,輕易被薑太公拿捏了。

氣憤的薑太公逆天而行,用封神之力改白龍之命,敕封為白蟒,鎮殺之。

作為反噬,薑太公將永遠入不了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