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難得糊塗法
這是心理環境免遭侵蝕的保護膜。在一些非原則的問題上像鄭板橋那樣“糊塗”一下,既維護了領導的麵子又保全了自己,這樣做無疑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
(3)隨遇而安法
這是心理防衛機製中一種心理的合理反應,能培養自己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都會不期而至,用隨遇而安的心境去對待生活,“既來之,則安之”,你將擁有一片寧靜清新的心靈天地。
(4)幽默人生法
這是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你受到挫折或處於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穩。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
(5)宣泄積鬱法
心理學家認為,宣泄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傷憂鬱時不妨與異性朋友傾訴,也可以進行一項你所喜愛的運動,或在空曠的原野上大聲喊叫,這樣做既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又能宣泄內心的積鬱。
(6)音樂冥想法
當你出現焦慮、憂鬱、緊張等不良情緒時,不妨試著做一次心理“按摩”,在音樂中逛逛“維也納森林”、“坐郵遞馬車”……這將幫助你平息焦慮等情緒。
此外,還可以給生活做“加減乘除”法,會自我減壓,可達到心理免疫的目的。
(7)加法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拓展生活圈子。任何項目的體育活動都能使人感到愜意,但要控製運動量。另外,與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械,不如到公園散步,同朋友踢球或者登山、遊泳。有意結交新朋友,接受新信息,開闊視野。
(8)減法
降低生活標準,接受別人幫助。對生活高標準嚴要求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應該學會適度放鬆,不要認為自己能夠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最好能請別人幫忙。
(9)乘法
給自己留一些時間,要學會多留些時間給自己。一個人如果總是不閑著,會使周圍人的情緒也隨之緊張。如果感到累了,一定要休息,即使不累,為了愛惜自己也不妨躺下來放鬆一會兒。
(10)除法
不要總想自己能夠同時做好幾件事。與其同時忙碌好幾件事情,不如考慮如何提高效率。比如說做家務,最好是把家務分成幾部分來做。如今天整理浴室,明天除塵,後天擦窗戶。心理學家認為,適度的家務勞動會給人帶來愉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