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由於生活的快節奏而導致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大,所以經常像車輪一樣高速運轉——忙著工作,忙著生活,忙著奔波,忙著談情,忙著說愛,忙著傷心,忙著傷痛,忙著——,大家都在為活著忙碌著,有時甚至連星期日和節假日也是爭分奪秒、加班加點地忙啊忙。當一個人感到“累”的時候,他的心情一定比他還“累”。所以有一點不順心,一點不如意,就會感歎、感慨,心情就會跌落下來,就會滿腹牢騷、滿腹傷感。無論你做什麼事情,你的心情永遠忠實地追隨著你。繃緊的弦會斷,穿久了不換的鞋也會因疲勞而過早磨損。而一個人的人生卻是一條漫漫長路,很多的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隨時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吧,讓心去旅行。
記得有一則《蝸牛散步》的寓言,講的是上帝給了人一個任務,叫人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蝸牛已經在盡力地爬了,但每次總是隻能挪動一點點。人拉它,催它,嚇唬它,責備它,甚至踢它,蝸牛仍然不緊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極端疲憊、懊惱之餘,開始向上帝抱怨,為什麼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為什麼?”人朝著天喊,天一片安靜。人沒有辦法了,隻得任蝸牛慢慢往前爬。此時,人忽然聞到沁人心脾的花香,聽到鳥鳴,看到晶瑩的露珠在樹葉和草莖上閃爍,人困惑了——路邊原來有這樣美麗的花園,為什麼我以前沒有看到?莫非是蝸牛在帶著我散步?
“為了看看太陽,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說得好,“我來到這世上是為見到太陽和高天的藍輝,我來到這世上是為見到太陽和群山的巍巍,我來到這世上是為見到大海和穀地的多彩……”人生有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每一個年齡段都有其絢麗燦爛的風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一去不複返。“體驗陽光,體驗美麗,體驗幸福,體驗純淨,體驗溫馨,體驗柔情,體驗思念和懷想”,這樣的精神世界實在太有魅力了。
有一位著名的實業家每天承擔巨大的工作量,可是從來沒有人能夠替他分擔一點點。在整日的繁重的工作之餘,他每天還得提著一個沉重的手提包回家,包裏裝的都是必須由他親自處理的急件。
緊張勞累的工作,使得這位實業家身心疲憊不堪,他不得不去醫院進行診療。醫生給他開了一個處方:每天散步兩小時;每星期空出半天的時間到墓地一趟。
這位實業家對此迷惑不解:“為什麼要在墓地待上半天呢?這與我的身體健康有什麼關係嗎?”“因為……”醫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隻是希望你四處走一走,瞧一瞧那些與世長辭的人的墓碑。身處墓地時,你仔細思考一下,他們生前也與你一樣,認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在自己肩上,如今他們全都長眠於黃土之中,也許將來有一天你也會加入他們的行列。然而整個地球的活動還是永恒不斷地進行著,而其他世人則仍是如你一樣繼續工作著,絲毫不會因為誰而改變什麼。整個世界年年月月就如此循環著,永無止境。”
實業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緊張、忙碌,應適當放鬆、緩解,有了放鬆的身心,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從醫院回來後,實業家放慢了以往匆忙的腳步。沉重的手提包,在上班時間一過,就被他慎重地擱下,晚飯之後,他會攜同妻兒一同散步,按照醫生的叮囑,也會抽出一些時間去墓地冥思。當他在做這一切時,他感受到仿佛有人在靜靜聽他訴說那不堪負重的壓力,安慰他那壓抑的心靈。從前那種累累重壓的苦悶一下子被驅除了,這種輕鬆的心態也使得這位實業家在事業上平步青雲,在生活中樂觀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