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病繼續創作
“是嗎?貝多芬竟然病成那個樣子了?”
1827年3月的下旬,貝多芬病重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奧地利。26日的下午,春季的天空中突然變得很陰暗,傍晚的時候下起了瓢潑的大雨,就在這時候,病危的貝多芬安然地離開了人世。
安斯林·胡登巴勒用帶著顫抖的聲音,將貝多芬臨終前的情況告訴了舒伯特。安斯林·胡登巴勒從故鄉來到了維也納之後,去探望貝多芬的時候,恰巧與貝多芬見了最後一麵。
他激動地跟舒伯特說著:“貝多芬的秘書跟我說,就在今年的一二月的時候,貝多芬經常看你的作品,他總是說舒伯特有神一般的才能。舒伯特你應該感到高興,貝多芬都認為你是個天才呢!”
聽到朋友這些話,30歲的舒伯特興奮地渾身發抖,他低頭閉目不語,一直保持沉默,也許他是在這些話語中,在頗受觸動的同時,為這位偉大音樂家的逝去而默哀。
據說,在貝多芬病重的時候,舒伯特曾經去過貝多芬的家,與貝多芬進行了最後的告別。
偉大音樂家貝多芬的葬禮在12月29日舉行,舒伯特停在他的靈柩一邊,用他戴著黑色手套的手舉著用百合花圍成的火把,懷著沉痛的心情朝著威陵墓地走去。
葬禮結束之後,舒伯特與他的音樂家朋友藍特哈廷加和拉賀那一起去往在卡納特大街上的“梅耳格隻餐廳”。在那裏,他們先為已經逝去的貝多芬的偉大藝術幹了一杯。舒伯特說:“現在這位偉人已經被我們埋葬了,那麼誰將是下一個被埋葬的人呢?”
“您拒絕了卡納特劇院的工作,是真的嗎?”藍特哈廷加客氣地問舒伯特。
“這當然不是我拒絕的了,是因為我太任性,而被對方拒絕了。我和歌劇院實在是沒什麼緣分。也許,隻有歌曲才比較適合我吧!藍特哈廷加,多虧了你,我才知道了《美麗的磨坊少女》作者穆勒。現在我也已經開始譜《冬之旅》,等完成的時候,我應當去見見穆勒。”
“很不錯,但是穆勒貌似還住在柏林。聽說《冬之旅》詩集,是他把抒情詩搜集編成的,並不像《美麗的磨坊少女》那樣,是一部很連續性的敘事詩。”
“是這樣,所以當我作曲的時候沒有按照他所排的順序,我仍舊要把它編成一個故事。”
《冬之旅》共24個曲子,舒伯特沒有按照詩集所排列的順序作曲。在《冬之旅》的全曲之中,以第五曲《菩提樹》最為出名,這首曲子是反複三次大調旋律的簡單歌曲,原作是在大調中包含著小調,是一首把過去夢想的快樂和冷酷的現實作對比,帶著一些民間的風味,並且是一種隱約的有傷感的絕妙曲目。
“我覺得這應該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可是舒伯特,為什麼這次的《冬之旅》比起之前的《美麗的磨坊少女》,在整體感覺上會這樣的憂鬱和淒涼呢?”
1827年10月,舒伯特在斯帕文、舒貝爾和其他好友的前麵,親自演唱《冬之旅》。當時,大家都很激動,更對其讚賞不已。可斯帕文卻不明白這首曲子帶著淒涼的原因。
“其實我也是這麼認為的。”舒貝爾也感受到了《冬之旅》中的哀愁,所以十分嚴肅地說:“後麵的12首曲子是在這次的旅行中寫完的,完全與舒伯特的作風相符。可是這些憂鬱和淒涼,也許是受了你健康情況不佳的影響。你去格拉茲的時候,安斯林他們雖然熱情地招待你,可你又去了很多地方,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你才會身體欠佳。你現在的臉色比之前的又差了很多。”
“是這樣的。”約瑟夫·胡登巴勒也很同意地點頭,隨後他立刻轉變話題:“還有,你那首美妙的《小夜曲》發表的時候,你竟然忘記了到演奏會現場!拜托你作曲的安娜·弗利奇都快急死了,她是憑借著自己的第六感才跑到那家酒吧找到了你,竟然發現你卻悠閑地在那邊喝酒呢!現在想想,真是有些可笑!不過當然,見到你的佳作不斷,我也替你感到很高興,而且今年你還在很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很多新舊作品,所以你應該可以稍微休息了。我們實在擔心你現在的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