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幹旱(3 / 3)

閑言少敘,可鏡頭回到奧·頓總統閣下那愁眉不展的麵龐上,麵對如此嚴峻的旱災形勢,他目前唯一能做的補救就是求援,即從同屬於一個總星係的外星文明,人類文明的和睦友邦——藍水星文明調水。調水的目的可不是為了抗旱,母星自身的水資源滿足人類需求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有些地方甚至還有洪澇。問題是聯邦科學院調查顯示,母星的總體水資源含量正在大幅度減少,甚至消失。再這樣持續下去,母星上的水循環就要受到影響了。這才是調水的根本目的,為了維持母星上的水平衡。

這項龐大的過程耗資巨大,且耗時非常長,可以說是最愚蠢的辦法。不過當無計可施之時,笨方法或許就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事實證明,依靠科技手段,大量造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水的化學組成看似簡單,僅有氫、氧兩種元素構成,但在無盡的宇宙中,氫、氧兩種元素的結合,絕大部分都會形成另一種物質——甲烷。

雖然奧·頓閣下剛剛召開和平議會勉強通過一個向藍水星貸水的議案。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他知道這隻是他應該做,實際上卻沒有什麼用的一種舉措,政治上那叫做一種姿態。但真正等藍水星的救援到了的時候,聯邦總統的位置早就換人了。

幹旱仍在肆虐,很多專家推算,這次旱災將超過了大衍紀2043年,這個被後世稱為末日神罰的年份。在這一年,母星上的水分被消耗極快,北域冰川融化殆盡,海平麵卻未見得升高多少。如果這樣的旱情再持續下去,曾經末日般的場景必將重現。

很多人以為世界末日已經來臨。地球,這個承載人類文明根基的星球,即將走到它生命的盡頭。於是人們爭相星際移民,離開這個養育他們的母星。對窮人來說,就近的月球是首選,而對很多富人而言,與母星相伴的月球,也不能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於是紛紛移民至更遠的星球,甚至離開了人類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也是大衍紀曆史上的傳奇強者,後來以一己之力,大敗侵略的外星種族奧古斯族,拯救人類文明於危難之間的,偉大的神服強者,火神——陸·雲天的誕生之年。或許這正應了從舊時代遺跡中出土的文獻中的那句話——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福。

PS:大衍紀:人類發展史上的新時期,是科技文明與古代文明相並存,糅合並發揚光大的時代。這裏有代表人類自身修煉與科技相結合的服道體係。在這個時代,服者是人類強者的代表,是無數孩子們夢想的職業。這裏也有代表科技文明的機甲,隻要你還保存意識,並且意識足夠強大,你就有機會成為偉大的機甲戰士,為保護人類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大衍紀一年共有12個月,每月又有28,29,30,31天不等,變化規律與未進入大衍紀之前的地球相同。一年有365天,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鍾,一分鍾60秒。

自由民:大衍紀地球人類公民(包括地球母星人類公民和大星係內的星球移民,以及其他星係的具有地球籍的生物)的總稱。人類在大衍紀物質文明高度繁榮,精神上對自由的追求,已經上升到和對財富的追求,同等的高度。

大星係:以地球母星為主,經星際移民,星球開發,從而形成的圍繞著地球母星的眾多星球形成的星係。外圍有大行星帶,中間有小行星帶。地球人自命名所在星係為大星係。

小星係:地球的姊妹星藍水星所在的星係。以藍水星為母星,通過星際移民,星球開發,而形成的眾多星球圍繞的星係。

總星係位麵:由大星係,小星係以及各種無生物生存或未知的星係組成的,同在一個空間裏的位麵。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