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申紀蘭和她的兒女們(1)(1 / 3)

盧石華

小序

申紀蘭對兒女們的教育既嚴格又慈祥,從不訓斥,更沒動過一指頭。主要是通過自身的模範行為去引導、影響她們;即使在關鍵時刻,要說,也隻三言兩語“點撥”一下,啟發其自覺。其中,既沒有曲折、複雜的故事情節,更談不上動人心弦的矛盾、衝突。可是,卻十分耐人尋味,能給人以啟迪。它像一顆顆散落的珍珠,我常思謀著運用電視形式,將其聯結成一串光耀奪目的珍珠項鏈,成為一件珍貴的瑰寶,並妄稱其為“電視珠聯文學”。自我感覺還算貼切,但,又似乎有些“四不象”。其實,自古以來,無論哪個劇種,原本都沒有正式的稱謂,往往是文人學士們情懷所至即興而起的,並無一定的規程。像也罷,不像也罷,文責自負,任人評說去吧!

這,正是我寫此“電視珠聯文學”劇本的契機和構想。

(一)

二○○五年。“唰!唰!唰!”由邯鄲開往石家莊的火車在急速行駛……軟座車廂裏。一位名叫張李珍的女軍人,從領章上能看出是位大校軍官,神情專注申紀蘭和她的兒女們(左起:兒子張江平、申紀蘭、長女張李珍、小女張江娥)地埋頭看書,時而小聲失笑,時而沉默無言,似乎在思考什麼……對麵坐著一位年輕的女記者,端莊,文雅。女記者(有些好奇,禮貌地)什麼書呀,看得這麼投入?張李珍(抬頭笑了笑,合上書本朝對方展示)關於申紀蘭的劇作選。女記者上邊印的全是劇本?張李珍是的。女記者怎樣?張李珍還行。裏邊有一組叫《溝裏人的傳說》的係列短劇,寫些傳奇式的小故事,特有意思。但都是事實。有人寫了一篇劇評《詩意的敘述》,我看當之無愧。女記者(指書本封麵)《鳳毛麟角》,為啥叫這名兒?手機鈴聲。

長治市《長治日報》紀檢辦公室。

紀檢書記張江平正打電話:“姐,你在哪裏?”張李珍邯鄲往石家莊的火車上。去幫朋友辦點事。張江平我說你那手機噪音那麼大。前兩天我讓一位朋友給你寄去的書收到了嗎?張李珍收到了,正看呢。為啥叫《鳳毛麟角》?張江平哈,這裏麵還有個小典故呐。

(二)

閃回。

2000年3月,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期間。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來到山西代表團。山西省委書記田成平向江總書記介紹說:“坐在第一排的那位女代表叫申紀蘭。”江澤民說:“我知道,我認識她。”田成平:“她是從第一屆到第九屆的人大代表。全國連任的人大代表中隻有申紀蘭一位了。”江澤民說:“我知道這個情況。鳳毛麟角,很可貴啊!”鳳毛麟角。江總書記對申紀蘭的這個讚譽,很快在人大代表中傳開………電視台的記者在人民代表大會堂前采訪了申紀蘭……代表們紛紛向紀蘭表示祝賀:“總書記說你是鳳毛麟角,多好哩。”申紀蘭問:“是?是這樣說來?我隻顧開會哩,就沒聽見。”平順縣人大主任王光明說:“下一屆安排代表要是不受年齡限製,我相信,她還能當第十屆人大代表。”

第十屆人大代表選舉中,申紀蘭終於又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閃出。女記者難怪。這書名非它莫屬了!張李珍這作者怎麼知道咱媽那麼多事情?張江平是咱地區的一位作者,在西溝插過兩年隊。你記得不,咱還看過他給西溝文藝宣傳隊排練的樣板戲《紅燈記》呐!張李珍記得,記得!

(三)

閃回。某星期日下午。西溝接待站排練室。張李珍、張江平姐弟倆和一群小學生在觀看文藝宣傳隊排練《紅燈記》。

場上。鐵梅高舉紅燈:“哦。紅燈是咱們的傳家寶!”唱:

聽罷奶奶說紅燈,言語不多道理深。為什麼爹爹、表叔不怕擔風險?為的是:救中國,救窮人,打敗鬼子兵。

我想:做事要做這樣的事,做人要做這樣的人。

鐵梅呀!年齡十七不算小,為什麼不能幫助爹爹操點心。

好比說:“爹爹挑擔有千斤重。

鐵梅你應該挑上八百斤。

申紀蘭家。紀蘭母正做午飯,收拾飯菜。

紀蘭母戲該排完了吧。飯做好了,快叫孩子們回家吃飯。

申紀蘭哎。(應聲出屋,朝接待站走去)接待站排練室。舞台上,繼續排練《紅燈記》。

日寇憲兵隊長想邀請李玉和赴宴。

李奶奶接過鐵梅手中的酒碗,遞給李玉和。

李奶奶孩子,這碗酒,你把它喝下去!

李玉和(莊重接酒)媽,有您這碗酒墊底,什麼樣的酒我全能對付!(一飲而盡)謝謝媽!唱: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鳩山設宴和我交“朋友,”千杯萬盞會應酬。時令不好風雨來得驟,媽要把冷暖記心頭。

鐵梅爹!(撲向李玉和,痛哭)李玉和親切地,含意深刻地接唱:小鐵梅出門賣貨看氣候,來往‘賬目’要記熟。困倦時留神門戶防野狗,煩悶時等待喜鵲唱枝頭。家中的事兒你奔走,要與奶奶分憂愁。

申紀蘭一步步跨上高高的石台級,走向接待站排練室。

(四)

排練已散場,看戲的觀眾紛紛向門外湧出。

申紀蘭母子三人邊走邊說。

申紀蘭好看嗎?

姐弟二人(同時)好看。

張李珍媽,戲裏演的都是真的嗎?

申紀蘭當然都是真的,要不怎麼能編成戲來宣傳呢?(停了停)要好好向劇中的英雄學習!張李珍長大了我要當鐵梅。張江平我要當李玉和。張李珍你不能當李玉和。張江平為什麼?張李珍李玉和是鐵梅的父親,我是你姐姐,所以,你不能當李玉和。張江平我不管,反正我要當李玉和。張李珍你是想占我的便宜!你不能當李玉和。張江平我偏要!張李珍你不能!張江平我偏要!